比亞迪、紅旗、廣汽、小鵬、零跑、創維、問界等9家中國車企一同亮相2024巴黎車展,參展數量超過了其他國家。
就連法國本土品牌也只有標致、雪鐵龍、雷諾等,德系車只有大眾、奧迪、寶馬等車企參展,奔馳則缺席了本次巴黎車展。
此外,日產、豐田、本田等日系品牌集體缺席2024巴黎車展。值得關注的是,平時幾乎不參加車展的特斯拉卻在2024巴黎車展上亮相。
僅就參展規模和重磅車型發布的數量來看,華系車已然成為了巴黎車展的主角。
在這里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巴黎車展是世界上第一個車展,與德國法蘭克福車展、美國底特律車展、瑞士日內瓦車展以及日本東京車展并稱為世界五大車展。
在燃油車時代,以上車展中幾乎沒有華系車的身影,就算在2018巴黎車展上,也只有廣汽一家中國車企參展。換言之,華系車此前在全球市場影響力較小。
而華系車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出現明顯提升,要從2023德國慕尼黑車展開始說起,當時中國車企參展數量從2021年的3家飆升至7家,同時比亞迪等多個自主品牌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
本次巴黎車展,中國品牌展臺同樣人頭攢動,媒體與用戶的好奇心高漲,不過除了參展廠商數量上較2023慕尼黑車展有明顯增多外,2024巴黎車展還出現了許多新變化。
中國車企開始向海外推出“特供車”。
說起“特供車”,基本都是以前跨國大廠在中國市場推出的,但是在新能源時代,雙方的位置好像互換了。
凱迪拉克、大眾等跨國車企為了中國市場,紛紛在國內率先上市全球車型。
反觀國產車,現在卻針對歐洲市場推出了“特供車”,比如創維Q在2024巴黎車展上亮相,其定位純電旅行車,而這一車型在歐洲十分暢銷。
創維Q采用極簡的設計風格,懸浮式中控屏將集成幾乎所有的功能,車內還取消了儀表盤的設計。
據悉,創維Q首先將會進軍英國市場,至于是否會進入中國市場以及何時進入,目前都還是個未知數。
同時,越來越多的國產車也開始不僅僅在中國開發布會,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全球,以此來更好地探索“本土化”。
在巴黎車展前,領克Z20在意大利米蘭進行全球首秀,同時在歐洲正式上市,指導價為35495歐元起。
零跑在巴黎車展上發布了全新B系列及B系列首款全球化車型B10,該車基于最新的LEAP3.5架構打造而來,還將搭載激光雷達等高階配置。
此外,小鵬P7+也在2024巴黎車展亮相并同步開啟國內預售,不過這種預售方式在國產車中實屬罕見。
顯而易見的是,P7+的預售在為小鵬加速出海做鋪墊。在2024巴黎車展上,小鵬官宣了“出海2.0”戰略,計劃到2025年底,進入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十年,實現海外銷量占總銷量的一半。
從規劃來看,小鵬將會重點關注歐洲市場并投入更多資源,包括完善車型矩陣與渠道建設。
比亞迪則在2024巴黎車展上向歐洲市場正式推出BYD SEALION 7,全球化的步伐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僅用時兩年,比亞迪已經在歐洲市場完成元PLUS、海豚、唐EV、宋PLUS DM-i等8款車型的布局,涵蓋純電/插混、轎車/SUV等多個細分市場。
在2023慕尼黑車展上,大部分中國車企可能只是表達了出海愿景,但是在2024巴黎車展上,自主品牌已經吹響了大規模進軍歐洲以及全球市場的號角。
同時,中國車企也借巴黎車展這一國際知名車展秀了一把技術優勢,或將極大提升在歐洲市場的品牌聲量。
問界M9、問界M7等車型通過智駕技術從重慶車間駛向巴黎車展,橫跨亞歐大陸約1.5萬公里,展現出領先的增程技術和智駕能力。
同時,比亞迪也在巴黎車展上亮相了易三方、易四方以及云輦-P技術,體現了比亞迪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領先優勢。
在多項硬核新能源技術的賦能下,中國車企將不再是低端代工廠,而是能實現高質量出海,從“追隨者”逐漸轉變為“引領者”。
由于地緣政治、本土品牌保護等多重因素,歐洲市場其實對華系車并不友好,中國汽車出海仍面臨一定挑戰。
10月4日,歐盟成員國正式通過投票決定,確定在現有10%的關稅基礎上,對中國電動車征收最高35.3%的反補貼稅,為期至少五年,并計劃于10月底生效。
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將分別面臨17%、18.8%和35.3%的反補貼稅,其他中國電動車廠商則需繳納20.7%的附加稅。
歐盟提升關稅的本質是對本土企業競爭力的信心不足,雖然提高關稅在短期內的確能打擊中國電動車出海進度,但是卻無法阻止全球消費者對中國電動車的認可。
就連馬克龍都去到小鵬展臺上參觀,并表示小鵬應該來法國投資,希望明年春天能來。
中國車企已經在2024巴黎車展表達了出海的決心,就算面臨歐盟極高的關稅壓力,憑借著技術實力,華系車仍舊信心十足。
那么,未來還有什么可以阻擋華系車的呢?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