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起,最強秋臺風“摩羯”登陸海南、廣東等地,引發暴雨、城鄉積澇等災害,導致超百萬人受災。
而在被“摩羯”席卷之后,不少車輛在臺風中受到損害,多地4S店更是排起了長隊。
從受災群眾上傳到網絡平臺的視頻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少車在臺風中遭受大風掀翻、高處墜落物砸中等多種傷害。
雖然傷在車身,但是痛在人心。
那么問題來了,因臺風“摩羯”受到損壞的車輛,保險賠償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還是要分情況。根據央視財經消息,面對臺風“摩羯”帶來的巨大風險損失,已有多家保險公司開辟了理賠綠色通道。
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接到報案,并且陸續完成賠付。比如9月8日,人保財險北海市分公司完成“摩羯”臺風首例案件賠付,該輛車被臺風吹落的雜物砸中,最終確認損失金額為2270元;再比如,中國太保產險海南分公司對碎石砸壞天窗玻璃的車輛,僅用時十分鐘就完成了賠付。
一般根據車損險合同規定,臺風、暴雨導致的車輛損失一般屬于理賠范圍,上述因“摩羯”被石頭、樹木砸中就屬于范圍內。
值得關注的是,臺風天氣通常伴隨著暴雨,此時就要關系到涉水險。2020年9月19日起正式開始實施的《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車損險包括涉水險與自燃險,所以購買了車損險就不需要單獨投保。
一旦下暴雨,車輛就會面臨被水泡的風險,比如地下車庫、路面積水都可能造成車輛損壞,特別是發動機。
一般情況下,車損險合同規定雷擊、雹災、暴雨、洪水、海嘯造成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保險公司會進行賠付。不過要注意的是,發動機進水后再次啟動導致的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不會賠付。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明知發動機被水泡了,但還是執意要啟動發動機,然后發動機壞了,這時候保險公司就會拒賠。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有一條“近因原則”,保險公司只有在造成損失的最直接、最有效原因為承保范圍內的保險事故時,才承擔保險責任。
所以遭遇臺風暴雨后,當我們發現車輛泡水時,應該立即向保險公司報案。如果在行駛時發動機進水導致了熄火,我們也應該第一時間關閉車輛自動啟停,并且不要二次啟動。同理,搭載發動機的插混車型也需要關注這一問題。
同時,關于車輛泡水的理賠也有一定標準。
當水淹高度達到車輛座椅以上時,保險公司會協同維修機構,根據泡水時長、車況等因素來確定車輛的損失,并與車主協商選擇修復或者按全損處理。
如果車輛完全被水淹了,高度達到了儀表盤以上,保險公司通常會建議車主進行報廢處理,并進行車損險保額的全額賠付。
目前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連續兩月突破50%,并且截至今年6月底,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472萬輛,新能源車在臺風中的保險賠付也值得大家關注。除了車身、玻璃等會遭受雜物砸傷外,新能源車還面臨三電系統、充電樁被損壞的風險。
當新能源車被水泡時,也和燃油車一樣,我們不要自己貿然啟動車輛,因為有可能人為導致三電系統損害。
在“摩羯”來臨時,很多地區斷水斷電,而新能源車憑借著大電池,能夠給受災群眾的手機等通訊工具充電,避免了大家與外界失去聯系,立下汗馬功勞。
很多車主在災后就會對車輛充電,此時就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車輛被水泡了不要充電,因為三電系統進水了的話,充電可能也會導致三電系統的二次損害。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在臺風等極端天氣時,車輛充電時因外部電網故障導致損失的,保險公司不會賠付。所以在臺風來臨前,我們要及時拔掉充電槍。
此外,如果家用充電樁在臺風中被損壞了,并且用戶投保了《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的話,那么也能夠按照約定獲得賠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2021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顯示,自用充電樁因自然災害導致損失的,可在保險金額內獲得賠償。
而在臺風“摩羯”來臨時,我們看到不少車企都展現出了擔當精神,并提供了多項服務支持。比如北汽極狐為受臺風影響的用戶提供免費道路救援等服務,阿維塔提供免費全車檢測、零配件綠色通道以及最長7天免費代步車服務。
最后,雖然臺風“摩羯”已經過去,但是地質災害具有滯后性,大家仍需要密切關注相關情況。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