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咱們繼?
雷克薩斯LC和奧迪R8后
第三款漫威“周邊”
話不多說,開啟本期的快樂!
“I am iron man”
本期主角——RS e-tron GT
對于奧迪e-tron GT這樣的車來說,它外部設計的主要目的不僅僅為了討好目標群體,更重要的意義是向外界展示奧迪品牌未來新車設計風格的發(fā)展方向。也正因如此,奧迪e-tron GT和以往任何一臺奧迪都更不一樣,因為它是第一臺采用了奧迪全新設計語言的車。
哦~我的老伙計,剛想起來我們這次拿的是一臺RS e-tron GT!那既然被奧迪冠以“RS”之名,在有更高規(guī)格的動力系統(tǒng)之前,自然還是要在外觀上做出一些差異化的調(diào)整。
首先最為明顯的就是RS e-tron GT有“碳頂”,另外就是后部下擴散器的輪廓以及外后視鏡都采用了碳纖維,最后就是車身尾部RS e-tron GT有“RS”字樣。整體肉眼可見的變化其實就這些,相較于RS家族其它乘員來說,RS e-tron GT和普通版車型的外觀差距并不算大。
側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其實是它的外部比例和輪廓,整車俯沖感十足,還有著顯著的溜背造型,配合2900mm的出色軸距,GT感呼之欲出。
當然,這種車型的外部設計,空氣動力學也是重點,在這方面,奧迪e-tron GT配有主動式進氣格柵、大尺寸下擴散器等配置,不僅僅是增強視覺體驗,更可以實打?qū)崕砀鼮閮?yōu)秀的空氣動力學表現(xiàn)。
奧迪e-tron GT首次亮相于2018年的洛杉磯車展,正式在中國市場亮相是在2021年,雖然后續(xù)的正式上市是在2023年,但實際上這套具有象征意義的設計在中國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三年有余,奧迪各個活動中也少不了它展出的身影,為的就是讓這套全新設計被更多人所接受,那RS e-tron GT自然就是為了讓RS性能家族的受眾,也提前感受下奧迪的純電運動魅力。
如果說RS e-tron GT的外觀是未來的驚艷感的,那么內(nèi)飾也許會令人失望。RS e-tron GT的空調(diào)區(qū)域都沒有配備屏幕,我在寫內(nèi)飾部分的時候也有點琢磨不透。我更偏向傳統(tǒng)的機械按鍵,體驗更快操作的同時,也能享受德系按鍵質(zhì)感。但是從RS e-tron GT,如此未來感的外觀進入車內(nèi),emm...感覺有點穿越回去的感覺,畢竟審美提升容易倒退難。
不過該說不說,e-tron GT雖然是一輛純電車,但是在內(nèi)飾找不到一絲綠色、藍色元素,還是傳統(tǒng)燃油車的感覺,既然是RS,那么翻毛皮、碳纖維也都招呼上了。值得一提的是,RS e-tron GT的一體式桶椅的坐感很不錯,尤其是腰部的包裹性非常到位。我們這輛試駕車的座椅是紅色,搭配奧迪一貫紅黑配色比例,還有供應商提供的真皮材質(zhì),我說有點老錢風應該沒人會反對吧。
都知道我是奧迪的老粉兒了,但可能僅限于燃油車,畢竟純電車,咱這是頭一次!不用猜就知道啦,這臺RS e-tron GT又是我“搗鼓”回來的,拿車當天我就約了我Taycan車主的小伙伴,畢竟誰不想看看這“哥倆”聚在一塊是什么畫面呢?于是乎,大眾J1平臺的兩款車,就這么湊齊了!
小伙伴都不由得驚呼:“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么不就來了???”????
作為一臺高性能純電車型,市面上那幾款車型,咱們很難不作比較呀!至于能力如何,475kW的電動機總功率和3.3秒的零百加速,只能說快,但是不如“那誰”快。?
但在實際感受上,奧迪RS e-tron GT明顯有別于我開過的其它同類產(chǎn)品,它的“油味兒”很重,當然不是油膩,而是整體調(diào)校更像是一臺燃油車型,在日常駕駛時,我經(jīng)常恍惚之間忘了它是臺電車。油門的初段和中段相應相當線性,對于乘坐者簡單來說,就是不容易暈車了。只有深踩到底,突然爆發(fā)出830N·m的電機總扭矩,才能給你高性能純電車型該有的眩暈感。?
而在城市通勤中,RS e-tron GT的底盤緊致的難以言表,懸架表現(xiàn)的比我想象中的要“溫柔”太多,空氣懸架對每次顛簸都能快速抑制,讓我在車內(nèi)保持從容優(yōu)雅;即便是在運動模式下,也能明顯感覺到在傳導進車內(nèi)前,顛簸已經(jīng)被過處理過了,可能它過于“心疼我”?但確實有些溫柔過了頭,簡單說,懸架設定少了幾分“RS”,多了幾分“GT”。???????????????????????
傳統(tǒng)車企的沉淀是不可否認的,這些沉淀更多體現(xiàn)在細節(jié)和對車的理解,就RS e-tron GT這種更傾向于油車的駕駛風格而言,至少我是更容易接受的。反正就我而言,讓我在RS e-tron GT和“誰家那誰”里選一個,我必然選擇前者,您呢?
鄭重聲明:此文內(nèi)容為本網(wǎng)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