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大眾汽車與造車新勢力Rivian的合作,可能會使其重振Scout品牌的計劃陷入困境,因為Rivian和Scout的目標人群基本一致。
兩年前,大眾汽車計劃讓Scout品牌回歸,以生產純電動皮卡和SUV車型,此舉令業界感到意外。大眾汽車將Scout定位為Rivian的競爭對手,并試圖在美國市場擴張。然而,大眾汽車去年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不足5%。
據悉,Rivian汽車旗下的電動R1T是一款定位戶外愛好者的純電動皮卡,自2021年以來一直在售。Scout品牌則準備自建價值20億美元的工廠和電動汽車平臺,以在2026年開始生產新車型。
根據規劃,大眾汽車將與Rivian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下一代電氣架構和軟件技術,基于新技術研發的車輛將于今年下半年面世。大眾汽車稱,對Scout品牌的承諾,在與Rivian的交易達成后沒有改變。
以帕特里克·哈梅爾為代表的瑞銀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不明白大眾汽車為何要維持對Scout品牌的50億歐元投資,很明顯Scout與Rivian有重大潛在重疊區間。”
對于大眾汽車而言,與Rivian的合作是其在電動汽車和軟件領域“迷失方向”后的一次重大選擇。雖然大眾汽車仍能從高端燃油車中獲得強勁現金流,但部分電動車卻遭遇失敗。此外,大眾汽車旗下軟件部門Cariad組織混亂,推遲了保時捷Macan等高利潤車型的推出。
在投資“燒錢”的Rivian之后,大眾汽車亟需重組Cariad和控制Scout支出。去年12月,Cariad同意削減20%內部開發成本,同時可能提供自愿員工買斷服務,這使其遭受了內訌和項目過載的影響。
伯恩斯坦分析師斯蒂芬·雷特曼認為,此次與Rivian的合作,將是大眾汽車內部獨立開發軟件計劃的“又一顆釘子”;也讓Scout為大眾集團增加一個新品牌的計劃從內部出現了裂痕。
根據規劃,大眾汽車將在2023年至2028年間投資1800億歐元,其中三分之二將用于軟件和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發。在大眾汽車看來,與Rivian的交易將有助于減少自身的研發支出。
“我們預計每輛車的軟件成本會進一步降低,資金使用效率會得到提高,”大眾汽車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茨表示,這將有利于大眾汽車推進削減發展支出和資本支出的目標。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