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24日上午在京召開。 此次海爾冰箱憑借“溫濕氧磁多維精準控制家用保鮮電器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這一成就無疑是行業內的璀璨亮點。不僅充分印證了新時代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巨大作用,也昭示著現代化的創新早已從過去單一的技術創新升級為系統性創新。 行業唯一牽頭,實現從“0”到“1”突破 據悉,本次評選沉淀、匯聚了近三年的優秀科技項目,一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同臺競技,競爭激烈。海爾冰箱能從其中脫穎而出,充分說明了其過硬的科技實力。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辦于1984年9月,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屬于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代表了國內最先進的科技創新水平。而在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第一完成單位大多為高校、科研機構,海爾冰箱成為家電行業唯一牽頭項目獲獎的企業。此外,這也是中國冰箱行業近二十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更是中國唯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家用保鮮技術。 
因此,此次獲獎不僅意味著我國在保鮮家電科技領域取得新發展,更填補了行業空白,實現了國內此科技領域從“0”到“1”的突破。 聚焦用戶需求,引領保鮮科技再升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保鮮成為最讓大家頭疼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剛買回來的新鮮果蔬,放在冰箱中雖然能短暫儲鮮,但兩三天后再取出,大多脫水干癟,不僅營養流失,口感也不及當初鮮嫩。針對用戶的保鮮痛點,海爾冰箱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據悉,這一項目攻克了行業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家用保鮮電器的多維環境精準控制和系統集成應用,引領了行業向精準保鮮的代際跨越,夯實了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和話語權,也有力證明了海爾冰箱保鮮科技的領導者地位。 具體來說,此次獲獎項目圍繞不同保鮮科技方向,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留存食物的營養。其中MSA控氧保鮮、磁控冷鮮、干濕分儲、紅外恒溫制冷這4項科技,經院士等專家團隊鑒定,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外,MSA控氧保鮮、磁控冷鮮2項科技還是全球行業首創,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以磁控冷鮮科技為例,海爾冰箱通過恒定均勻磁場,使大水分子團分解為小分子團,防止冰晶生成,保持肉的細胞完整,實現冷鮮肉紅嫩鮮香,十日如初,汁液0流失,鮮味物質谷氨酸留存率提升1倍,還能讓用戶能隨用隨取,方便易切。而MSA控氧保鮮科技有效抑制了細胞的呼吸作用,讓保鮮效果延長8倍。 
目前,該項目研究成果主要應用于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已廣受用戶青睞。2023年,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市場銷量150萬臺,零售額破100億元,市場份額達到16.7%,實現了“一個品類超越一個品牌”。 持續走在行業最前端,引領創新最高點 其實,這一殊榮并非偶然,而是海爾冰箱長期以來專注于研發與創新的必然成果。從1993年,海爾憑借“BCD--212/BCD--220系列冰箱向國際高檔市場批量出口技術的開發應用”獲得了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到2015年,海爾冰箱主導制定全球首個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再到2024年,憑借“溫濕氧磁多維精準控制家用保鮮電器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可以說海爾冰箱持續以科技迭代筑起堅實護城河,并引領行業前行。 截止目前,在專利引領上,2023年海爾冰箱全球發明專利公開量2755件,連續6年居全球第一;在標準引領上,除了主導制定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之外,還牽頭制定了行業首個《健康保鮮功能電冰箱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并率先達成代表冰箱行業最高指標的一級健康保鮮標準;在市場引領上,海爾冰箱品牌零售量連續16年全球第一。 
而此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從縱向來看,海爾冰箱的技術研發實力始終走在行業的最前端;而從橫向來看,海爾冰箱也在與自己相比的賽道上實現了巨大的進步。而這體現的不僅是海爾冰箱產品研發的高科技,還有產學研用新模式的實踐,而背后影射的則是海爾冰箱科技生態的延伸和拓展。 從行業層面來看,該項目是家用電冰箱保鮮科技的首次獲獎,不僅代表了當前家用電冰箱保鮮科技的最高點,更推動行業回歸“用戶價值”,帶動良性科技競爭,實現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從國家層面來看,海爾冰箱的科技創新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家用電器領域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先進的保鮮技術也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業、食品加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消費升級具有積極的意義。 因此綜合來看,海爾冰箱此次獲獎不僅是對其自身科技創新的高度認可,標志著我國冰箱行業在保鮮技術領域達到了新的高度,也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和國家科技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