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智己L6終于上市了。等了那么久,總算是憋了把大的,19萬99的起售。這個價格我在一個月前,已經帶兄弟們一起猜過了,一分不差。
關于L6我們先后出了兩期視頻,靜態體驗和動態試駕部分,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直接去翻4月7日和5月13日的視頻。今天這篇短文主要和大家探討一下選購思路。
我們排隊一個一個來。拉通L6全系共5款,我個人的選購策略傾向于劃分3檔:分別是“極致”、“常規”、“超性價比”。
“極致”檔以Max光年版:指導價34.59萬/現階段權益價32.59萬;Max超強性能版:指導價30.59萬/現階段權益價28.59萬,兩款車型組成,這兩款車型可以說是整個智己L6點亮的兩棵科技樹。在發布會上我們也看到了,Max光年版搭載了首塊支持高壓快充的固態電池,續航超1000km。Max超強性能版則解鎖了兩項成就,極速308km/h和90.96km/h的麋鹿測試成績,包括官宣的2.74秒破百,我們在雨天的濕地實測成績3.3秒,已經很夸張了。
一個代表超強的續航,一個代表了超強性能。對于這兩款車型,如果你確實非常非常非常注重整臺車的性能,可以考慮Max超強性能版。但我們看一下往下走的其他款型,動力性能方面也都是4.6秒的水平,即便是最便宜的入門版也來到了5.6秒破百。所以個人覺得,Max超強性能版對于絕對部分想買L6的兄弟來說,性能嚴重過剩,這錢花得沒必要。至于光年版,1000km的續航確實很誘人,但價格也在那里擺著,兄弟們仔細盤算一下自己的出行場景,有多少機會是可以享受到這塊固態電池帶來的收益的。日常用車對于所有的高壓快充平臺車型,補能幾乎都是碎片化的,因為充電已經足夠快了。
那么關于“極致”檔的選購結論來了,玩家類可以考慮超強性能版。
再來是“常規”。仍然是兩個配置款型可選,Max長續航:指導價25.99萬/現階段權益價23.99萬;Max超長續航:指導價27.59萬/現階段權益價25.59萬。這兩個配置的核心差異就來自續航,長續航搭載的電池容量為83度三元鋰,CLTC續航710公里;超長續航電池為100度三元鋰,CLTC續航850公里。同為后驅,電機功率稍有不同,但0~100km/h的加速同為4.6秒。那這一節,兩款差價1萬6,續航差異140公里,留給你們豐儉由人吧。
還剩“超性價比”。先說選購結論:全系中最推薦的19.99萬的Max標準版,可以直接沖。
這應該是目前市面上20以內唯一能買到的中大型,且帶有后輪轉向、激光雷達高階輔助駕駛的純電轎車。這就夠了,基本不接受反駁~這里我覺得大家沒必要討論400V還是800V,Max標準是400V,但價格也合適啊。標配的后輪轉向、激光雷達+英偉達芯片、高速/城市輔助駕駛軟件,如果你有家樁,如果你對于L6的定位就在于城市通勤或者城際通勤,上述幾項配置功能帶來的實際實用價值一定遠超800V。
關于L6最后19.99萬的起售定價,這里我們閑扯兩句。這個價格,我在4月7日的視頻里就提了一嘴,一分不差。兄弟們可以說我是瞎猜的,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猜價邏輯。核心思路是同平臺架構下,轎車不會比SUV貴,之前的LS6在權益期給出的價格是21.99萬,大家如果經常研究這些廠家還有車型的定價體系,會有一些心得體會,一個平臺架構下,轎車和SUV之間有個2萬上下的價差絕對屬于合理梯次。換句話說,同為權益期,參照LS6的起售價,L6一定有機會進入20以內。我的整個猜價邏輯和最終結果唯一有出入是,我的設想是L6入門版用“不帶后輪轉向”去換一個20萬以內的機會。但最終的發布信息大家也看到了,后輪轉向直接標配了,這個純純意外驚喜之喜中喜。
好,前面聊的是結合產品層面的,我們再說品牌和市場戰略層面,為什么最好的結果是一定要進20萬?價格能壓進20以內這個肯定是掀桌子的定價,同時對于目前的智己來說更“解渴”。智己從LS6開始,對比早期的“7系”,從整車配置的劃分到定價再到市場聲量,明顯有了一個向好的轉變,LS6在去年一出來,外界對于定價和產品力,叫好是占多數的。但整個一年下來,LS6持續叫座的能力還不夠。為了避免在L6上出現類似情況,智己需要來點更刺激的東西。而比起那些“天花亂墜”的科技名詞,市場對于價格的感知是最直接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在看到之前的預售價表達了一些不同的觀點。說白了,消費者現在都懂廠家給預售價最后再反轉的套路,但在不同的時間點節奏怎么把握,以及預售價和最終售價中間的差值,是否在一個合理的想象區間,這也很重要。
整個L6從媒體開始接觸到車型產品,到技術發布會到試駕到北京車展,最后到正式的上市發布,我們跟了全程,整個周期有些長,對于很對從不同渠道了解到L6或者已經體驗到L6的朋友而言,大家感興趣并唯一期待的就是價格。好在最終的定價結果是好的,預祝大賣吧。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