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戰新能源汽車時代的過程中,增程式汽車被視為最適合過渡的產物,在以理想品牌為主的一眾增程汽車的共同努力下,增程汽車的品質以及口碑也變得越來越好。今天我們將把理想L7和問界M7放在一起,一個可以視為增程的領導者,一個擁有強大的華為系生態,看看這兩款車誰是更好的那一位?
問界M7:24.98—32.98萬元
隨著新能源汽車卷配置、卷技術、卷價格,問界M7在降價2萬之后也迎來了銷量的井噴式增長,其3月銷量達到了24598臺,遙遙領先。
新款問界M7的設計保持了先前款式的大方穩重特點。雖然引入了一些新的設計元素,如可開閉的進氣格柵,但與同類新興品牌相比,其視覺效果和新穎性仍有一段距離。然而,這種設計風格的優勢在于它適合中大型SUV的豪華市場定位,并且總體上較為耐看。
在車輛的尾部設計方面,問界M7展示出了一些新能源汽車的特征。尾部設計圓潤,并與車頭的設計相協調。鑲嵌有鍍鉻裝飾的貫穿式尾燈不僅增強了現代科技感,其點亮時的燈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內飾方面,問界M7的前排維持了與前款相似的高端環抱式設計,搭配貫穿式木紋飾板和大量軟觸材料,無論視覺還是觸感都非常豪華。由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盤和15.6英寸的中控顯示屏構成的智能駕駛艙,搭載鴻蒙OS,提供卓越的智能體驗。
在動力系統方面,問界M7配備了華為DriveONE增程電動平臺,使用1.5T增程器和200kW/360N·m的電機。盡管其性能與四驅版本相比稍顯不足,但7.8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足以應對日常駕駛需求。搭載40kWh三元鋰電池組,實現WLTC工況下200km的純電續航,而在油電混合模式下,其CLTC綜合續航里程可達1300km。
問界M7還配備了固特異為新能源汽車打造的電動車專用輪胎,其可以使輪胎即時響應操控變化,干濕路面皆能敏銳起停。該電動車專用輪胎的胎面加寬的中央肋條設計,使其接觸面積更大,更好地應對電動車強大的扭矩輸出,強抓地力可以實現瞬間響應,使濕地剎車更敏捷。
理想L7:30.18—37.98萬元
在設計美學方面,2024年款的理想L7保留了其一貫的深沉而生動的設計語言,其從日間行車燈到一體化的前燈系統,特有的3D星環頭燈使L7極具辨識度。后部設計與品牌的其他車型相呼應,展現出流暢而圓潤的線條,這不僅美觀而且有助于提升空氣動力學效率。
理想L7的內飾設計追求簡約,配備了與L8相同尺寸的雙15.7英寸3K分辨率LCD顯示屏。根據戶外測試反饋,無論是屏幕的亮度、色彩展示還是反應速度,均顯示出優異的性能。理想L7 Max的內部設計與L8 Max大體一致,同樣采用了五屏三維互動體驗。后排乘客可享受一塊15.7英寸的LCD電動折疊屏,支持Type-C接口的有線連接。車內還配置了兩個50W的風冷式無線充電模組和一個19個單元的7.3.4杜比環繞立體聲系統,確保了乘客的音頻享受。
動力方面,理想L7采用了高級的增程電動2.0系統,搭載1.5T四缸增程器,其最大輸出功率達到330kW,最大扭矩620N·m,實現了5.3秒的0至100km/h加速。理想L7提供42.8kWh和52.3kWh兩種電池選項,其CLTC綜合續航分別達到1360km和1421km。
作為追求舒適體驗的理想L7,事實上用戶在后期更換輪胎選擇方面可以考慮固特異的御乘SUV系列輪胎。這是一款專為豪華轎車設計的輪胎,它采用了創新的胎面和胎體設計,能夠帶來舒適的駕乘體驗。它還優化了硅膠材料配方,提升了濕地剎車性能,同時還在胎面添加了基部膠,形成了舒適緩沖墊,能夠吸收震動緩解顛簸。在固特異御乘SUV系列輪胎的加持下,理想L7可以進一步提升車輛的豪華乘坐感受。
在比較問界M7與理想L7這兩款增程式電動車時,我們可以看到,盡管它們都提供了各自的獨到之處,但它們各有千秋并服務于不同的消費者群體。問界M7以其價格優勢、堅實的設計和華為生態系統的支持,在技術和可靠性方面給予了用戶充分的信心。同時,其優化的電動車專用輪胎也為其操控性能和安全性加分。另一方面,理想L7以其精湛的設計、先進的內飾技術和卓越的動力性能,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它的高分辨率雙屏、三維空間交互體驗以及強大的動力系統,為尋求高品質駕駛體驗的用戶提供了不二之選。
問界M7和理想L7在增程式電動車領域展現了各自的實力和特色。消費者的選擇將基于個人偏好、預算以及對車輛性能和技術的需求。而對于增程式電動車市場來說,這樣的多樣化選擇無疑將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元化的駕駛體驗和生活方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