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動化,到智能化,中國新能源汽車一直走在世界前沿。
但特斯拉在前,沒有哪家車企敢說,自己全方位碾壓這條“鯰魚”;就算敢說,那也基本上是在吹牛。
數據不會說謊,作為一家專注純電汽車的車企,特斯拉的銷量,首屈一指。2023年全年,特斯拉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約185萬輛,交付約181萬輛,分別同比增長約35%、38%。
作為對比,中國造車新勢力們2023年的成績分別為:
理想汽車2023年交付37.9萬臺車;蔚來汽車2023年交付160,038臺車;零跑汽車2023年交付144,155臺車;小鵬汽車2023年交付141,601臺……
毫不夸張地說,加在一起,都不夠特斯拉一家能打。而時至今日,時代的風再次吹來,FSD入華,滿血特斯拉即將“闖入”中國市場。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誰又能一較高下?
風雨欲來,據路透社消息,特斯拉已成功獲得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軟件注冊,進一步為特斯拉內部測試全自動駕駛 鋪平道路。
據稱,特斯拉員工將在中國公共道路上緊湊型測試,并計劃幾個月內升級推送給中國用戶。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或將以月度訂閱的方式,向中國消費者提供FSD服務,每月98美元,合計全年8500元人民幣。
特斯拉FSD“入華”,基本上板上釘釘。面對2024年以來裁員風暴、銷量萎靡等問題,特斯拉也急需一場勝利,再次奠定自己的領先的地位。
一攻一守,攻守易型。沒錯,屬于中國智能汽車的關鍵賽點,到來了。
01中國車企,不惜一戰
中國車企,并非毫無勝算;哪怕面對的是特斯拉這個“大魔王”,中國車企也一定會不惜一戰。
時至今日,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里就是最適合智能汽車發展的地方。
一方面是技術方面的積累,800V平臺等電動化技術的成熟,助推智能化在汽車行業“生根發芽”;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對智能化的適應能力,以及被教育程度,都是毫無疑問的“遙遙領先”。
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愈演愈烈”。中國車企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正在慢慢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旗下2款主銷車型——Model 3和Model Y,都已經是很久之前的車型,而中國“最新”的新能源汽車,反而是不斷噴涌而出:小米SU7、樂道L60、阿維塔07……
形勢一片大好?不,變數來了。
我們戰略上確實要“藐視”特斯拉,但在戰術上卻要尤為重視。尤其是現在,特斯拉FSD“入華”,滿血特斯拉歸來,帶給中國汽車市場更多不確定性。
作為“防御”,在消費者心中,第一順位一定是華為。那么具體到車企身上,便是問界、阿維塔、智界等組合而成的華為系新能源汽車。
只有華為?當然不是。
就在不久前,工信部網站發布了《四部門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通知,公布了9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簡單來說,就是這9家企業可以更高階智駕上路。
其中包括:比亞迪、蔚來、長安、廣汽、上汽、北汽藍谷、一汽、上汽紅巖、宇通客車。
顯而易見,中國正在自上而下地推動中國智能汽車時代來臨。而這一則通知的出臺,不僅標志著我國L3/L4級高階智駕政策法規的完善,更意味著這些車企,有可能成為“對抗”特斯拉FSD的中流砥柱。
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
當前,國內各大車企之間的智駕競賽,已經擦出了火星。華為推送“全國都能開”的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理想汽車、小米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紛紛向著輕圖、無圖方案轉變。端到端大模型,若隱若現……
特斯拉FSD不可能初來乍到就“遙遙領先”,更何況,在如今中國汽車市場上,除了車企們“爭先”,還有眾多優秀的智駕供應商,枕戈待發。
02枕戈待發的,不止車企
最新消息,奔馳甩掉了英偉達,與Momenta牽手。據稱,奔馳純電CLA車型將搭載由Momenta提供的不依賴高精地圖高階智駕方案,實現城區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并計劃于2025年4月投產。
此前奔馳是與英偉達合作智駕項目,包括軟硬件全棧。而去年英偉達之所以火速招聘小鵬吳新宙,也有“救火”該合作項目的原因。
但現在來看,Momenta似乎已經擊敗了“巨頭”英偉達,獲得奔馳青睞。
換言之,中國智駕公司,并不弱。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特斯拉FSD入華”問題時,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EO 于騫這樣說道:
“過去特斯拉進入中國,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進了電動化進程。特斯拉FSD入華也將進一步推進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并有力的推進中國的城市NOA進程,其中包括用戶的觀念層面、相關法規的推進和促進行業上下游企業的技術發展與商業化。”
可想而知,中國智能汽車時代正在越來越近,而特斯拉FSD的到來,將會充分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加速這一進程。同時,于騫也對于端到端大模型技術路線補充道:
“端到端的一大難點,是需要大量的數據。我們認同馬斯克說的‘60億公里才是FSD發生質變的關鍵節點’。從銷量角度來看,搭載NOA的車至少要賣出幾十萬臺,才能讓智駕系統達到一定水平。在國內任何一家供應商單獨靠自己的力量,實際上是不太可能做出來的,一定是要跟客戶深度綁定,才能做出來。”
簡單來說,經過市場實際檢驗之后,特斯拉FSD的成熟度已經足夠,那么“入華”之后的重點就在于FSD立足中國交通環境的“泛化”。
元戎啟行創始人兼CEO周光,同樣對于特斯拉FSD入華一事,躍躍欲試:
“特斯拉的FSD入華我覺得是好事,它會讓大家見識到什么叫真正的智駕,什么叫有人味的智駕,這會給我們這種技術先進的公司帶來好處,你有智駕和有好的智駕是不一樣的。”
周光很自信,但也很清醒:
“FSD 進入中國后,可能會繼續成為鯰魚攪動中國的智駕市場。各大主機廠會更迫切地推動高階智能駕駛系統上車,這對有技術優勢的公司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
所有人都已經做好準備,想要與特斯拉大戰一場。如果說對于特斯拉FSD“入華”,感到急迫、恐慌,還真的是大可不必。
而且不難預見,如果本次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依舊采用“訂閱制”的話,大概率不會被更廣大的消費群體所接受。畢竟,中國許多優秀的智駕解決方案,采用的都是贈送或免費的形式。
就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言,低階智駕基本成為標配,各大車企更是紛紛借助高階智駕功能,實現品牌溢價、產品力堆疊,以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和選擇。
這是智能駕駛最好的時代,我們有充分的市場空間與土壤,助力智能駕駛產業增長。
這是智能駕駛最壞的時代,如果不夠清醒,放任智能濫用、毫無限制地野蠻生長,整個行業都會頃刻間毀于一旦。
無論如何,依舊期待中國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雖然前路艱辛,但那個未來,一定足夠的璀璨耀眼。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