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網約車賽道硝煙再起。
在嘀嗒出行2月五沖IPO,3月如祺出行再度提交招股書之后,曹操出行也于4月底向港股發起沖擊,吹響其走向資本市場的號角。
隨著市場格局的演變,出行市場一超多強的局面早已顯現。滴滴穩居頭把交椅,T3出行排行第二,吉利旗下曹操出行則位居前三,還有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等一眾出行市場參與者,在出行市場下半場更為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中,尋求新發展。
4月29日,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由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和廣發融資擔任聯席保薦人。作為吉利控股集團孵化出來的曹操出行,與李書福的關系尤為密切。
近年來,吉利系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隨著極星汽車、路特斯等品牌的分拆上市,極氪汽車在美股剛完成上市。如果曹操出行成功上市,李書福將完成又一IPO。
不過,按GTV計算,曹操出行前三位置含金量卻有些許不足。2023年,滴滴出行以75.5%的市場份額,榜首位置難以撼動,位列第三的曹操出行市場份額僅為4.79%。
市場份額不占優,尚未實現穩定盈利。曹操出行如何贏得資本市場支持?孵化自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吉利集團,曹操出行已經逐步發展為中國領先的出行科技平臺。這一次,曹操出行要講一個有關“定制車”的故事。
曹操出行,行業前三
梳理網約車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這十多年來,網約車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規范化發展的過程。
2010年5月,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這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網約車平臺,標志著網約車的起點。此后,國內首款打車軟件搖搖招車上線,隨后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相繼上線。此后十多年間,在資本助力之下,各大網約車勢力群雄逐鹿,市場進入大亂斗時期。
背靠吉利集團,曹操出行誕生于2015年,此時網約車市場也開始進入合法平穩期。而彼時,也是汽車產業巨頭們支持下的網約車平臺誕生和發展的鼎盛時期。曹操出行、首汽約車、如祺出行、T3出行等相繼成立。這些玩家背后,都是吉利、首汽、廣汽、東風、一汽、長安等汽車行業巨頭。
出行市場規模依舊處于增長狀態。2023年,中國共享出行服務市場規模約為2821億元,在中國出行市場的滲透率約為3.8%。相關機構預測,2024年起,共享出行服務市場仍將保持20.6%的復合年增長率,到2028年,規模將達到7513億元,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7.3%。
曹操出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前三的位置。按總交易價值計算,2023年,網約車市場前五大參與者占90.6%的市場份額。其中,曹操出行GTV為122億元,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約為4.8%;T3出行排名第二為158億元,市場份額約為6.2%;滴滴出行排名第一為1924億元,市場份額約為75.5%。
值得一提的是,2021-2023年,曹操出行一直是中國前三大網約車平臺之一。2023年,曹操出行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為4.4%,在二線城市的市場份額為7.5%。
收入激增,盈利水平逐步改善
不過,盡管處于前三的位置,曹操出行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分別虧損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綜合計算下來,曹操出行三年虧損額達到了70億元。
好在,虧損額一直在不斷收窄。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規模穩定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于2021-2023年,曹操出行收入由72億元增長至107億元,毛利率由負24.4%提升至正5.8%。2023年第四季度,曹操出行實現了5.0%的經調整EBITDA率。
同期,曹操出行經調整虧損分別為29.59億元、16.51億元、9.66億元,經調整虧損率分別為41.4%、21.6%、9.1%。
期間公司的訂單量分別為3.7億單、3.8億單、4.5億單,客單價分別為24.1元、23.2元、27.3元;活躍司機總數分別為45萬人、60萬人、70萬人。
得益于三個方面的因素,曹操出行還認為,預計訂單量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增長。
首先,具有高增增長潛力的廣泛共享出行市場規模。由于低線城市消費者對出行的需求不斷增加、選用純電動汽車的傾向以及業務活動不斷擴大,預計2024年后市場將有所提升。作為中國頂尖的出行平臺之一,曹操出行具備有利條件利用行業上升趨勢并復制之前的成功。
其次,曹操出行全面擁抱第三方聚合平臺,帶來了可觀的業績增長。
近年來,聚合平臺在共享出行行業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通過聚合平臺旅行的網約車訂單比例由2018年的3.5%增至2023年的30.0%,預計到2028年將進一步增至49.0%。在這一行業趨勢中,曹操出行通過各種聚合平臺實現了訂單規模的迅速提升。
再則,曹操出行的服務和用戶體驗,對其品牌形象提升起到了重要的重要作用。定位為中國領先的網約車平臺之一,曹操出行始終如一提供大規模的優質服務,帶來與眾不同的用戶體驗,因此吸納了眾多核心用戶,促使訂單量逐步增長。
定制車便是曹操出行為客戶帶來與眾不同體驗的法寶之一。2021年,曹操出行開始部署定制車和車服解決方案,2022年開始部署定制車以提供專車服務,2023年下半年開始向第三方銷售定制車。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在全國24個城市部署3.1萬輛定制車,為同行業最大。
講好定制車新故事
從長遠角度來看,共享出行行業盡管還擁有可觀的增長空間,但是根深蒂固的挑戰人不可避免。
比如,用車成本高且用戶體驗差,搭乘體驗參差不齊;司機端車輛購買成本高,維護及機能源補給困難;行業參與者盈利難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些挑戰也說明,共享出行領域還需持續變革,車輛及相關生態的作用,不應該僅停留在交通方式層面,而是作為更廣泛的出行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曹操出行便講述了定制車的全新模式。如前述所言,曹操出行在24個城市擁有3.1萬輛定制車組成的車隊,規模化全國最大。具體來看,其中約1.8萬輛為楓葉80V、約1.2萬輛為曹操60。
此外,得益于吉利集團的戰略支持,曹操出行在開發定制車上擁有獨特的話語權,深度參與車輛的設計過程,使車輛精準滿足乘客司機的需求,使得車輛擁有較高的經濟型以及優秀的駕駛體驗。
除了設計,曹操出行還參與定制車的部署、定價,銷售到營運及服務,對車輛全生命周期的把控可以減少更多同行可能無法避免的成本。利用吉利生態系統中的換電站和汽車維修店網絡,為司機提供強大的車輛服務解決方案。而這個解決方案,毫無疑問也為司機帶來了明顯的成本優勢,進而提高司機的凈收入。
在曹操出行看來,定制車迎合了司機和乘客的剛需,TCO顯著降低,可以提升司機收入和平臺盈利空間。定制車輛不僅提升了整體服務水平,也鞏固了始終如一的智能乘車體驗。
曹操出行在招股書中還公布了兩項數據,楓葉80V和曹操60的預估TCO分別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比當前網約車常用純電車平均降低36.4%。
在司機端,在定制車模式的吸引之下,更多的司機因駕駛體驗提升和TCO優勢加入曹操出行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曹操出行平均每月司機留存率從2022年的68.7%進一步提升約6個百分點至74.5%。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出行的定制車除了本平臺之外,還向第三方開啟售車業務。招股書顯示,2022年和2023年,曹操出行來自車輛銷售的收入分別為0.32億元和1.15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0.4%和1.1%。
可見,曹操出行依托定制車模式的核心優勢,帶來司乘兩端的高黏性,從而助力其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規模逐步擴大,形成“飛輪效應”。最終,曹操出行的盈利能力也將大幅提升,取得更加亮眼的業績表現。李書福的這一IPO,未來的含金量不可小覷。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