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GFHS 2023)暨2023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盛典(SCAHSA·颯颯獎) 于12月2-3日在阿聯酋迪拜成功舉辦,位于馬來西亞的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連續第八年斬獲獎項,獲頒“全球濱海生態環境保護范例”。  本年度“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盛典(SCAHSA·颯颯獎)” 主題為“綠色、公平、智慧的城市轉型:協同加速1.5℃氣候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此前,碧桂園森林城市已連續七年榮獲颯颯獎,包括“2022年全球綠色智能建造范例”、“2021全球低碳城市規劃設計范例獎”、“2020濱海生態環境保護范例獎”、“2019全球綠色智慧城市獎”、“2018全球產城融合范例獎”、“2017全球綠色建筑產業化示范園區獎”,以及“2016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  作為世界上聚焦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最重要的會議之一,本屆年會共有20個權威機構攜手組織,其中包括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防災減災辦公室、聯合國非洲經委會、聯合國區域發展中心等聯合國機構,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歐盟歐洲區域委員會(CoR)、瑞典國家能源署(SEA)、國際海洋學院(IOI)、國際仁人家園(HFHI)、阿聯酋中華工商總會 (CGCC)等國際組織和專業機構。  全球人居環境論壇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呂海峰在總結致詞中指出:“綠色、包容、智慧的城市轉型重點在建筑與社區,更加健康宜居、低碳高效、智能便利的建筑與社區是提升市民生活質量和福祉的基礎,而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和安全便利的綠色出行則讓城市更有魅力和活力。”森林城市正是如此踐行環境保護的。 自2014年項目開發初期開始到面向未來,森林城市發布《森林城市生態發展行動綱領》,明確提出了階段性生態城市發展建設、運營管理的目標。遵循這一綱領,森林城市將以綠色生態發展作為城市基礎建設底板,以高科技產業為城市經濟發展賦能,成為產城一體、多元文化融合的綠色活力之城。  森林城市已在環保方面持續投入超1.4億令吉,如設立海草保護區、開展紅樹林專項保護及養育等。 在紅樹林專項保護及養育方面,森林城市持續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對周邊紅樹林生長狀況定期監測;與專門的紅樹林保護隊及專業綠化團隊合作,開展紅樹林養護養育的日常巡視,同時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合作實施海草保育計劃。  森林城市還與國際學校及本地環保組織合作,開展如海灘清理、紅樹林種植、鳥類觀察、書本回收等各類環保志愿活動,喚醒居民環保意識。 森林城市開設生態博物館傳播生態環保知識及環保理念,旨在提高生態意識、灌輸環保文化,并為周邊居民、本地社區和環保志愿者搭建一個多元化的互動文化交流平臺。  同時,森林城市還開展系列生態環保教育課程,以環保精神為紐帶聯結森林城市員工、居民、周邊原住民、NGO 組織以及周邊學校院所,共同塑造綠色生態環保的森林城市文化符號和價值主張。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