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開工,比亞迪的一則官宣就點燃了車圈“大草原”。榮耀版秦PLUS DM-i和驅逐艦05正式上市,起售價僅需7.98萬元,這擊穿市場地板磚的定價,讓消費者和友商們直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比亞迪謎一般的成本控制,其實從去年冠軍版開始就讓人大跌眼鏡了,只是沒想到今年還能更加勁爆。不過降價歸降價,比亞迪的有些車型就跟被釘在墻上的死魚一樣,怎么降都不會影響其難堪的銷量。
海豹EV:出道即巔峰,然后一路下滑
作為比亞迪e3.0平臺概念車的量產版本,海豹EV當時可謂是C位出道,全新的技術、架構、底盤,新平臺的首款車型,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關注。
上市初期,海豹EV的確也不負眾望,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銷量成績,從2022年7月底到年尾,月銷循序漸進,最高超過了1.5萬輛。然而好景不長,突入2023年,海豹EV的銷量開始下滑,短短4個月月銷就縮水了接近三分之二。
5月份,新款海豹EV冠軍版上線,起售價從原先的21.28萬元降到了18.98萬元,性價比提升不少,然而銷量卻并未回暖太多,當月月銷增長到了8062輛,之后接著開始下滑,一路跌到了10月份的2000輛不到,之后月銷便穩定在了3000到4000輛。
海豹EV算是比亞迪的第一個滑鐵盧了,宣傳、技術、設計等等方面傾盡全力的一輛車,明明是“最好開的比亞迪”,結果卻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造成海豹EV的失利的原因很多,這里就挑兩個比較大的來說。首先海豹EV不是一輛符合大部分國人需求的車,其所面向的年輕運動化市場,受眾人群太少,而比起好開,空間實用性才是更多人所考量的重點,但是海豹EV的后排表現顯然劃分不到優秀的那一邊。其次海豹EV的競品太能打了,本身雖然定位中型轎車,但車長也就4米8,定價卻比車更長的深藍SL03更貴,往上產品力也沒新出的極氪007更強,更不用說同價位還有漢這么個空間更大的兄弟車型堵路,銷量不佳確實不怪海豹EV。
騰勢N7:“海豹2.0”,甚至表現更不理想
比亞迪主持大局的騰勢,出道僅憑D9就攪亂了MPV市場,銷量排到新能源品牌前列,優秀的表現拔高了不少人的期待,期待騰勢的主力SUV和轎車實力究竟如何。萬眾期待之中,騰勢N7落地,卻沒有預期中的復刻D9的成功,銷量甚至遠遠落后面向小眾MPV市場的后者。
當初騰勢N7的宣傳噱頭不比海豹,首發帝瓦雷音響和云輦-A懸掛,獨特的獵跑造型跨界SUV,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升級等等,不論技術、配置、設計,都不遜色于海豹。然而結果卻和紅紅火火的宣傳不同,首個自然月銷量僅1480輛,緊接著9月漲到1810輛了,后續就一直維持在了1000輛出頭,2024年1月更是跌到320輛。海豹雖然開局也沒大賣,但好歹之后幾個月漲了不少,風光了一段時間,N7連海豹都不如,還沒開始漲就已經一蹶不振了。
為了挽救N7的銷量,騰勢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2000定金抵扣22000元車款,到現在開票2000元抵52000元車款,上市才半年就有這么大的優惠,不得不說比亞迪降價是真的果斷。
騰勢N7其實和海豹犯了差不多的錯誤,定價過于自信,盡管N7有不少黑科技加持,但這些技術方面的東西,消費者感知力度較低,而在消費者感知力度較高的空間實用性上,N7對比同價位產品,有著明顯劣勢。友商的車型基本都是車長超5米,軸距在3米左右的中大型SUV,而N7車長才4860mm,尺寸小了一圈多。
然后是外觀,雖然獵跑SUV是個較為新穎的設計,但N7的前臉顯然拖了后腿,不少人都無法接受這兩條類似胡須的燈帶。騰勢官方很聽勸,在新款N7的工信部展示圖里,這對“胡子燈”被取消了。
縱使是新能源領導者的比亞迪,也不是造什么車都能大賣,決定車型受眾與競爭力的定位、定價、產品力等,方方面面都環環相扣,但凡其中一個出問題,即便是比亞迪這塊“金字招牌”,也難以挽救。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