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如何在海外市場實現高端化轉型?智己L6在日內瓦車展上給自主品牌打了個樣。
“零百加速在3秒以內”、“是Model 3的強力競爭對手”、“充電功率超過Taycan”,智己L6在歐洲的首秀征服了一眾海外媒體。海外主流車媒紛紛表示,智己L6性能領先,在歐洲豪華純電市場中極具競爭力。
眾所周知,歐美是傳統汽車制造與消費相對發達的地區,汽車文化傳承久遠。中國自主汽車品牌想要在歐美地區得到關注和認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為何智己L6能夠脫穎而出呢?
故事可能要從“出海”開始講起。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為491萬輛,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出口第一大國。在國內市場日趨內卷的大環境之下,出海,已經成為很多車企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選項。
與此同時,雖然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巨大,但是在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還有待提高。過去的中國品牌,大多是以性價比著稱,并非是通過可靠且優異的性能為人所知。而這一點在汽車文化成熟的地區,尤其致命。
因此,想要征服歐美市場,必須符合兩大條件:
其一是,駕駛性能必須優秀。國內用戶喜歡智能娛樂大屏和智能車機互動的功能,而海外用戶在選擇智能電動車時更關注駕控、安全、整車穩定性等看似傳統的汽車價值。
其二是,品牌力必須過硬。很多國際化汽車品牌,依靠的是悠久的技術傳承以及在各類賽事上的優異表現,逐步建立起汽車品牌認知。而這些品牌,在人文、習俗、生態上,都與當地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動。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點條件智己L6都已經具備。
首先是性能,智己L6的零百加速躋身“2秒俱樂部”,CLTC最高續航里程突破1000km,并且完美復刻了F1的駕控體感。此外,有不少外媒還對智己L6所將要搭載的“固態電池”保持關注。
我們從外媒的評價中,可以看到他們對電動汽車三電品質的重視。駕控、補能等問題又恰巧是智己的優勢所在,被海外媒體所重視,理所應當。
其次是品牌,多家外媒在報道智己L6時,會順帶提到上汽的另一個子品牌MG。
名爵汽車誕生于英國,擁有百年品牌歷史,2007年被收歸于上汽集團。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海外總銷量達121萬輛,其中MG品牌的海外銷量為84萬輛。
2023年,上汽海外總銷量約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2024年1月,上汽海外銷售規模約達8萬輛,同比增幅超過20%。目前,上汽在歐洲地區的交付量始終穩定在2萬輛以上,這其中MG品牌功不可沒。
而本次,智己品牌的出海則是對MG品牌的向上突破。
上汽國際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愛民曾坦言,上汽借鑒了很多主流企業發展的過程,因此,2024年在海外市場導入了智己汽車,這也能反過來支撐MG品牌的進一步向上。趙愛民說,上汽集團已經從依靠成本優勢的“產品出海”進入到了“技術出海”的新階段。
可以說,智己L6在海外媒體中被關注的程度,恰巧證明了智己汽車出海決策的正確性,也代表著中國汽車正在海外市場向高端化邁進。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