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余溫未散,部分代表委員關注的職場“年齡紅線”問題持續引發熱議,有的提議打破35歲職場門檻、建設中高齡勞動者友好社會,還有的建議健全法律制度、讓超齡勞動者勞有所保。 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的人口平均年齡為38.8歲,勞動力資源仍然充沛。代表委員們聚焦的背后,不僅是一種社會情緒,也是一種社會現實。在退休年齡推遲、職場瓶頸提前的雙重夾擊下,走在人生中途的職場精英們難逃焦慮。 如何破除“中國式中年”的職場魔咒?近日,中國平安攜手世界冠軍徐夢桃開啟2024年中國平安優+人才招募計劃,并推出《乘風上場更有為》系列傳播,不僅為解答上述問題提供新思路,也為職場精英的轉型升級探索新路徑。 該項目通過徐夢桃和四位平安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s,即“平安最具價值保險代理人”)的真實故事,詮釋乘風上場、大有可為的“新勇敢者”形象,傳遞敢于挑戰、勇于突破的奮斗精神。 悟在中場,勇拓新路 詩人威爾吉魯斯曾說:“命運幫助勇敢者。” “中國首位雪上項目全滿貫獲得者”徐夢桃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這一觀點。作為一項極限運動,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在落地時經常要承受千鈞之力。徐夢桃在賽場上所演繹的無疑是一場“勇敢者的游戲”。膝蓋的每一次重傷都足以宣判她職業生涯的“死亡”,而她總在創傷中一次次滿血復活、重返征途。 在2022年走上北京賽場前,徐夢桃已分別于2010年、2014年、2018年出征溫哥華、索契和平昌賽場,或因失誤鎩羽而歸,或惜敗僅斬獲銀牌,終于在31歲這一年圓了冠軍夢。對運動員而言,她已經過了所謂的黃金年齡,是位名副其實的老將,卻能保持巔峰狀態,這與她的勇毅和信念不可分割。正如她所言:“不敢上場的人有理由,但敢上場的人沒有遺憾。” 實際上,徐夢桃一直都是個很“敢”的人。她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輸且大無畏的吃鋼咬鐵勁,又兼備一種自動自發的熱情和堅毅。她曾練了8年體操,直到12歲才改練自由式滑雪。與其他滑雪運動員的初學年齡相比,徐夢桃明顯晚了。而她最大的勇敢就是知道差距很大、依舊勇敢追趕。 “我很珍惜每一次上場的機會,即使是一個全新的賽場。”敢于上場的徐夢桃將這份勇敢貫穿運動員生涯,去嘗試、去挑戰、去突破,去直面“想贏”的野心,去續寫“會贏”的傳奇。 從青蔥小將到世界冠軍,徐夢桃在事業上的兩次關鍵節點都將勇敢體現得淋漓盡致,第一次是12歲時切換賽道,第二次是31歲時承受屢次征戰失利的壓力和傷痛,站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 她的敬業精神和勇敢姿態鼓舞著職場人——哪怕年齡“超標”,只要勇往直前,仍能開拓新路,在人生中場仍可繼續乘風破浪、抵達夢想彼岸。 贏在風口,敢攀高峰 敢于上場,不僅是運動員的圓夢起點,也是職場人的寶貴品質。這份“敢”不關乎年齡,只關于追求。在年逾三十恰逢職場瓶頸時,是黯然傷神卻不敢改變,還是向上突圍以打破天花板,不同的抉擇指向不同的結局。而在勇敢者面前,職場沒有絕境。 與運動員相似,保險代理人也是一份勇敢者的職業。在外界看來門檻不高,但想要深耕卻需不斷應對挑戰和自我精進,甚至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15年前,剛從保險公估師轉換身份成平安保險代理人的辛志華,在第一個月就聘請了4個助理,協助自己拓展客源。在這場勇敢者的游戲里,她選擇剛入局就All in,不給自己留退路。哪怕在最初的55天里“顆粒無收”,她也堅定自己的抉擇,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出渾身解數穿越了拓荒期。 8年前,海歸的林濱拒收“大廠”的橄欖枝,不被周圍的評價所左右,勇敢地去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進入保險代理人行列。他認為,加入“大廠”只能成為一名普通打工人,而在保險行業他能發出更多的光熱、取得更高的成績。敢于不走尋常路的他,為自己的職場野心提前買好了單。 6年前,在會計行業浸潤五年的潘彥儒,懷著“我擅長算數,我的價值要我說了算數”的勇氣,跳出舒適圈,一頭扎進保險行業,讓自己的價值在對客戶的一次又一次誠摯服務中被不斷放大,并成為自己擁有的不可低估的寶貴財富。 6年前,坐上醫美企業合伙人高位的衛婧,勇敢地與過去徹底割舍并選擇重頭開始,成為一名保險代理人,想用更少的時間,打開更高的上限。她表示,“個人能力和品質給了我光鮮的過去,同樣也能帶給我明亮的未來。只要我敢做,就一定行!” 這些勇敢者的故事鮮活而生動,時光為他們的勇敢給予饋贈。6年、8年、15年……他們勇敢地開啟了新的事業,也勇敢地為做好這份事業不吝努力、不計付出和不設上限。 但想讓勇氣結出碩果,單靠勇敢這一內驅力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有洞察行業風口的先知、先覺和先行。辛志華、林濱、潘彥儒和衛婧,無一不是保險風口的洞察者。 不妨稱他們為“新勇敢者”,既有勇氣伴身,又有風口加持。而站在風口上的勇敢者,更容易攀上高峰、贏得成功。 內外兼修,奮發有為 “風口,是多數人遇見,少數人預見,極少數人相信。只有敢上場的人才能抓住它。”這是辛志華的感慨,也是林濱、潘彥儒和衛婧的心聲,更是以他們為代表的平安MVP的信念。 保險是時代的風口。這一點,從中國保險市場保費收入的宏觀數據可佐證:2009年首次達到萬億元;2017年達到3.66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2023年突破5萬億元。與此同時,中國保險深度和密度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都具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5次提及“保險”關鍵詞,主要涉及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長期護理保險、農業保險等。可見,作為社會的“穩定器”與經濟的“助推器”,保險在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領域被寄予厚望。 而在老齡化社會中,保險更是養老金融產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養老資產配置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艾瑞咨詢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6年,我國商業養老市場整體規模可突破2000億元。 這一點,也可以從近年來保險行業變化的視角體現:隨著監管部門規范保險代理人隊伍的各類法規的相繼發布,多家頭部保險企業紛紛極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和精英化的代理人團隊。比如,平安人壽推出平安MVP,并努力將其打造為平安名片和行業標桿,入圍者需具備行業頂尖的能力和品質要求。 清華和北大“學霸”組團,985、211和“雙一流”人才入圈,精英們積極擁抱保險風口、實現事業抱負、體現人生價值。更為重要的是,辛志華、林濱、潘彥儒和衛婧等風口洞察者和勇敢先行者已經打下了好樣本,讓后來者和準備入局者看到了乘風上場的萬里前程。 勇敢于內,風口于外,內外兼修,奮發有為,“新勇敢者”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每一次挑戰,以全新的形象走在時代的前沿。在這個春天里,“金三銀四”的招聘季如約而至,中國平安優+人才招募計劃正式啟動,將全方位為“新勇敢者”提供更專業、更放心的全流程轉型支持。 依托中國平安優+人才招募計劃,“新勇敢者”不僅能獲得中國平安強大的平臺背書,在豐富產品體系的加持下,更高效地“破冰拓荒”,還能通過系統專業的全流程培訓和實用便捷的數字化工具,更迅速地“進入角色”,扎實掌握職業生涯發展每一階段所需的專業技能,更能在這一過程中收獲自我成就的突破和長青的職業生涯。 乘風上場更有為,中國平安誠邀“新勇敢者”一起突圍年齡結界、拓展能力邊界,奏響人生和事業的雙重凱歌。 (旨在招募保險代理人,招募主體為平安人壽)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