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大盤反彈,從主要指數的走勢來看,上證指數上漲2.75%,深證成指下跌0.28%,創業板指下跌1.92%,權重股為代表的上證50和金融地產表現靠前。市場交易情緒回暖,A股日均成交額從前一周的7045增至7884億,恐慌情緒部分釋放。 行業表現方面,房企融資連獲政策支持,房地產(+8.98%)、建筑裝飾(+6.84%)等板塊領漲;此外,央行降準降息釋放萬億流動性、央企市值管理與高股息共振,致石油石化(+6.80%)、煤炭(+6.22%)、非銀金融(+5.83%)、銀行(+4.43%)等板塊漲幅居前。表現較弱的有美容護理、電力設備、電子、醫藥生物等。受醫藥板塊和新能源板塊調整,創業板50指數下跌1.95%。 1月以來,工業生產和建筑施工表現總體強于季節性規律,得益于春節時間較晚,且受萬億國債、PSL等資金推動。需求方面,春節前客運、貨運活躍度較高,外需也有邊際修復,但房地產銷售中樞進一步回落。政策端,國資委提出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提振市場交易情緒。地方兩會GDP增速目標加權平均值為5.3%,低于2023年的5.6%。GDP增長目標之外,地方大多對2024年投資、消費目標有所調降,而產業政策和三大工程部署加碼。 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現,彭博數據顯示,iShare中國大盤股ETF的看漲期權持倉量近幾周大幅上升,顯示外部市場對于A股的信心也正在恢復。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認為,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我國經濟持續向好回升,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板塊的投資機會進一步顯現。其核心板塊電力設備新能源經過連續兩年的大幅下跌,指數層面回落到低位,加之去產能提速,基本面與技術面上具備反彈動力。創業板50指數估值已回落至23倍以內,處于過去十年0.20%百分位,隨著推動市場企穩的積極因素越來越多,以創業板50指數為代表的低位創業板核心資產或率先受益(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26)。 創業板50指數(399673.SZ)權重行業觀察: 電力設備新能源 氫能:1月19日,工信部表示大力發展氫能、儲能等綠色低碳產業,提升落后產能能耗、環保等要求,加快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1月24日,國資委表示要圍繞儲能、氫能、核能虛擬電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氫能國家定位再次得到明確,上升至與儲能、虛擬電廠等并列,政策支持可見一斑。 光伏: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216.88GW,同比+148%,其中2023年12月單月新增裝機量達到53GW,占全年新增裝機的接近1/4,同比+144%;2023年12月逆變器出口金額為42.59億元,同比-39%,環比+6%,逆變器出口金額連續兩個月環比改善。展望2024年,考慮需求端增速下滑以及供給端產能擴張仍具一定慣性,光伏組件主產業鏈的整體供需形勢難言明顯改善,各主要環節可能面臨盈利承壓和逐步出清的過程,建議重點關注各環節具有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以及電池環節的技術迭代。 醫藥 國央企市值管理納入業績考核,重視低估值、低機構持倉以及高分紅國央企公司機會。從醫藥細分板塊分類、國央企控股股東持股比例、歷史分紅比例、股息率、PE/PB估值水平、機構持倉占流通股比例以及持倉基金數等對醫藥行業中國企和央企數據做詳細梳理。從板塊看:中藥板塊18家、化學制藥16家、流通及藥店14家、醫療器械及耗材11家、疫苗、血制品等生物制品9家、原料藥5家為國央企。 我們認為,整體來看,醫藥估值和持倉仍處于歷史相對低點。在醫改持續深化、老齡化持續加速的背景下,國央企中估值相對低位、機構持倉較低以及高分紅企業有望在中長期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電子 消費電子方面:智能手機方面,2023年第四季度新興市場成功扭轉頹勢,結束了連續七個季度的下滑,出貨量達3.2億部,同比+8%。三星發布首款AI手機Galaxy S24系列,看好AI創新帶動。展望2024年,智能手機、電腦、服務器及AIOT需求有望逐步回暖,AR/VR/MR創新有望帶來新應用,激發新的需求。中長期來看,AI有望給消費電子賦能,帶來新的換機需求,看好AI驅動、需求復蘇及自主可控受益產業鏈。 半導體方面:當前半導體板快正在經歷周期性調整后端。上周費城半導體指數周漲幅為6.57%。宏觀方面,本周將會公布個人消費者支出指數(PCE)。當地時間1月19日,美聯儲戴利表示,宣布戰勝通脹為時尚早,尚未將通脹降至2%,需要更多證據才能對調整政策利率感到有信心。 創業板50中前十權重股表現情況 代碼 | 簡稱 | 權重 | 申銀萬國一級行業 | 周漲跌幅 | 300750 | 寧德時代 | 19.80% | 電力設備 | -3.16% | 300059 | 東方財富 | 8.52% | 非銀金融 | 3.31% | 300760 | 邁瑞醫療 | 7.42% | 醫藥生物 | 2.79% | 300124 | 匯川技術 | 5.86% | 機械設備 | 5.82% | 300274 | 陽光電源 | 4.25% | 電力設備 | -2.49% | 300308 | 中際旭創 | 3.43% | 通信 | 4.47% | 300122 | 智飛生物 | 3.35% | 醫藥生物 | -1.48% | 300015 | 愛爾眼科 | 3.28% | 醫藥生物 | -2.39% | 300014 | 億緯鋰能 | 2.57% | 電力設備 | -5.89% | 300782 | 卓勝微 | 2.29% | 電子 | -14.32% |
數據來源:Wind,華安基金,截至2024/1/26 風險提示:以上僅為標的指數當前成份股分布的客觀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收益的保證。指數公司后續可能對指數編制方案進行調整,指數成份股的構成和權重可能會動態變化,請關注部分指數成份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產品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需謹慎,詳情請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