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快速推進發展過程中,有非常久的一段時間內,A00級產品是整個純電動市場的翹楚,畢竟給予消費者一種全新的通勤、代步出行方式,從而也徹底顛覆了電動市場的全新面貌。
2020年7月,五菱宏光MINIEV上市,上市一周就賣出超過7千輛,更是空降當月微型電動車銷量No.1。
時間來到2023年,A00產品也愈發豐富,相較于此前消費者只是想擁有一臺能夠日常買菜、接娃的“備胎”,更多消費者也想要一臺即便小巧,但體驗也仍舊不屬于旗艦產品的“小家伙兒”,所以后續諸多品牌也陸續推出A00產品,但如何才能鑄造更全能的“小車”呢?
凱翼拾月如何殺出重圍?
11月27日,一款全新的A00微型車誕生,并且登場就帶著“革新”市場的使命,這款產品便是來自于凱翼品牌的拾月。
拾月此次上市共有兩個版本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為5.39萬和6.99萬,同時續航分別為201km和301km,即便作為A00級產品,但續航卻和A0級甚至小型電動車看齊,可見拾月的登場,是帶著絕對的“殺氣”。
在聊產品之前,我們簡要提一下凱翼品牌,作為四川省宜賓市的汽車品牌,在品牌知名度方面,確實不如目前行業內噱頭炒的“火熱”的新勢力抗衡,但凱翼品牌的領導者,在發布會現場也表示,盡管品牌知名度沒有太強,但在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時,一定要面面俱到,那么這款拾月是如何面面俱到呢?
前文提到了拾月的續航,分別為201km和301km,相較于很多A00級的120km、150km、170km,確實拾月非常具有產品競爭力,在續航比競品更長的基礎上,拾月還支持直流快充,最大功率支持40kW,即便是對于301km的大電池版本,從20-80%補能時間也僅需30分鐘,讓一款小車不可以不懼“里程焦慮和補能焦慮”。
值得留意的是凱翼的車身尺寸,畢竟很多消費者對于A00的產品,貌似總是下意識的將后排忽略掉,畢竟很多A00級車型的后排確實過于“濃縮”,只能委曲求全將后排當作后備箱的一部分。
拾月車身尺寸為3360/1700/1605mm,軸距達到2160mm,軸距在整個A00級市場都是“傲視群雄”的存在,筆者身高175cm,在親自體驗時,將前排調整到合適位置以后,后排的腿部也不會發生頂腿現象,而畢竟是一臺A00級的產品,也不能奢求后排可以像“沙發”一樣的乘坐感,但如果真需要一些應急出行的情況下,拾月的后排舒適性也遠好于同級競品。
除了基礎的空間表現,對于A00級小車,很多消費者會“被動犧牲”動力性,畢竟小車的屬性是代步,貌似和動力并不掛鉤,但回過頭來看,動力的表現仍舊是消費者對于出行產品的核心,拾月配備35kW和40kW兩個版本電機,相較于同級別競品,動力有一定的小優勢,也就可以在駕駛時,有更靈動的駕控表現。
并且拾月的車身寬度達到1605mm,比大部分競品更寬,在彎路時,加上后扭力梁懸架的優勢,可以賦予該車更穩定的車身姿態,所以對于很多車企在本質上的犧牲,拾月更愿意讓消費者達到“全都要”的心理訴求。
還有一點筆者認為值得單獨強調一下,就是無論是低配還是高配,拾月車型全系標配360度全景影像,想必對于A00級市場,更多消費者和出行駕駛員為女性,女性很多都是以“新手”的身份開啟新的通勤、用車場景之路,所以如果擁有360度全景影像,無論是停車、胡同等刁鉆場景下,也可以更安心、放心的駕駛。
所以從細節打磨、配置、動力、續航等多種體驗層面的綜合產品能力來看,拾月確實具備“革新”A00級市場的決心和能力。
如何迅速占領市場?
聊點題外話,拾月的產品能力毋庸置疑,無論怎么和競品去比,都有自己的優勢,但市場相對更為殘酷,消費者的眼光時“毒辣”的,如何讓消費者在毒辣的眼光中,迅速征服消費者,這也就成了凱翼品牌目前最關鍵的核心。
相較于目前諸多新勢力品牌的重營銷方案,筆者認為并不適用于凱翼品牌,畢竟不走資本路線,更重要的是走“務實”路線,所以對于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認識拾月這款產品才是最重要的核心,這也需要與合作經銷商共同完成,再通過合作經銷商去利用網絡、線下等多重渠道去覆蓋,由點及面,好產品只要讓更多消費者看到、體驗到,那市場自然就不是問題。
最后筆者想說,后續的A00級市場會收到更多品牌的關注,凱翼品牌也為A00級市場的新天地開了好頭,而對于想要購買A00級產品的消費者,筆者認為,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親自體驗一下,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