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制造業在全球比重越來越大,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成為中國制造形成強大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產業鏈供應鏈是制造業的筋骨血脈,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政策的引導下,國內企業紛紛優化拓展產業鏈布局,走向強鏈、補鏈的協同創新之路。 小米近幾年圍繞其產業鏈上下游進行積極布局,重點投向智能家居、電子設備、智能硬件、半導體、新能源、傳感設備等領域,鞏固自身產業鏈穩定性的同時,持續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現代化,構建融合生態。 為打造更具韌性、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小米持續加碼投資先進制造,11年間投資事件共計150起,包括長鑫存儲、蜂巢能源、中創新航、積塔半導體、融通高科等一眾企業。在宣布造車計劃后,小米加快汽車交通領域投資出手速度,重點布局動力電池、無人駕駛、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鏈核心領域。憑借產業鏈合作協同優勢,小米成長路上一路高歌猛進。與此同時,被小米投資的中小企業借助其廣闊的技術平臺和應用場景迅速發展,不斷提升在細分領域的行業地位。 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潛力所在,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助力中小企業走穩、走實“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需要從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入手,由大帶小,培育壯大產業鏈。 為了發展芯片國產化,華為投資近40家半導體企業。從產業鏈上來看,華為旗下哈勃投資投資了上游原材料、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包括光刻機光源供應商科益虹源,全自動去膠剝離機供應商潤華全芯微電子,集成電路晶圓測試探針卡供應商強一半導體等。在卡脖子的EDA領域,則投資了九同方微電子、無錫飛譜電子、立芯軟件、云道智造等企業。與此同時,華為布局的CIS圖像傳感器企業思特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思瑞浦等,包括其投資的蘇州長光華芯、江蘇燦勤科技紛紛成功登陸科創板,實現上市目標。 通過產業鏈投資的方式,扶持產業鏈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日益加快國產替代進程逐漸成為大型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一大共識。不僅如此,中小企業也將在完成雛鷹到雄鷹的蛻變后,供應具備高競爭力的技術、產品,反哺大型企業,從而形成雙方互助互補的良性循環。 光伏作為近年來高速崛起的行業之一,經過深入的產業鏈合作,不斷實現技術創新,為我國光伏引領全球起到了重要支撐。尤其是在光伏龍頭企業的帶領下,企業間合作構建完整產業鏈,突出制造成本優勢,完善產業鏈配套,國際競爭力得以迅速提升。 據了解,東方日升投資入股光伏支架企業中信博,天合光能投資入股光伏焊帶企業宇邦新材,正泰集團參股擁有單晶硅加工業務的美克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光伏下游企業參股上游永臻股份等。 不僅如此,在TOPCon、BC、HJT等新型高效光伏電池技術頻出的產業發展趨勢下,部分中游企業積極與上游設備企業合作共生,在光伏技術迭代的關鍵時點獲取先發優勢。連城數控、晶科能源便入股了國內TOPCon核心設備供應商拉普拉斯,提前布局新型光伏電池片裝備。 連城數控作為光伏設備行業的領先企業,投資業務覆蓋硅棒、硅片、電池片的設備和材料等多個領域,投資參股拉普拉斯是其在新型高效光伏電池領域的前瞻性布局,持續在設備端助力中國光伏行業發展。 晶科能源作為新型高效光伏電池領先企業,新型高效光伏電池片的產業化,先進工藝設備的助力必不可少。拉普拉斯開發的硼擴散和LPCVD是N型TOPCon量產的關鍵設備。晶科能源投資入股拉普拉斯不光可以給上游公司提供快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支持,還能夠加強產業鏈布局,保障重要設備的供應鏈安全。隨著TOPCon逐漸成為新一代光伏的主要競爭技術,雙方的深入合作有望為中國在新型高效光伏電池片的技術領先作出重要貢獻。 通過上述案例,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制造業在經歷產業鏈深化合作后,產生了相當積極的協同創新作用。在良性的互補發展環境中,無論是消費電子、汽車或光伏產業鏈,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再度證明了產業鏈協同合作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依托日漸深化的產業鏈合作,中信博、宇邦新材等企業已陸續登陸A股。值得注意的是,拉普拉斯正在IPO問詢階段,即將為A股光伏行業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時,有望借助資本市場平臺進一步為壯大中國光伏行業,助力中國光伏走向世界發光發熱。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