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的意義,一方面是為了在新的市場格局下,重振魏品牌的高價值信心,另一方面是為了和藍山、摩卡組建新的PHEV陣營,形成規模化效應,推動整個GWM更好向電動化轉型的進程。
基于以上兩個核心訴求,本質上來說,高山沒有任何對比的對象,其只需要挑戰自己,鍛打GWM在高端市場的價值感即可。
簡單來說,高山不用和藍山一樣背負巨大的銷量使命。
電動化以來,魏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藍山登場之后銷量穩定在6000臺左右,成為了30萬級電動化SUV新晉成功者。
考慮到全新車型無太多產品、用戶沉淀的基礎,如此成績足以分析出魏牌在電動化市場重新定義產品的內核能力。
高山作為魏牌電動化轉型的第三臺產品,本質上和摩卡有著完全不同的市場前景。
摩卡所處的20萬-30萬級市場競爭壓力巨大,比亞迪、特斯拉甚至通用都在瘋狂攪動這一細分市場,摩卡的定位是長線運營產品,短期銷量想要增長需要時間和口碑建設。
高山不同,其所處的高端MPV市場需求并不少,一方面可以通過轉化燃油MPV拓展市場,另一方面可以重塑新的用戶畫像。
客觀來看,30萬-40萬級MPV市場,最成功的屬于騰勢D9。
騰勢D9吃的是時間軸和技術軸紅利,作為最早登場的中大型MPV, 騰勢D9通過DM-i技術來推進經濟效能優勢,進行了有效的“油耗平權”、“高級感平權”。
月銷量破萬,本質上是挖掘了新的用戶群體。
高山所處的這一市場,必然繞不開騰勢D9,但正如我以上所說,高山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感,而且得益于不同的技術路線、產品尺寸和產品定位,雖然都是中大型MPV,但其實高山和騰勢D9的發展空間,是有一定差異化的。
想要生存,高山就要在其中找到差異化空間。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MPV終端銷量有效增長20%,這是科技平權、智能平權、高級感平權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構。
騰勢D9的一馬平川,不代表其它MPV會有其它的命運。
細分數據顯示,GL8、奧德賽、賽那依然擁有不錯的銷量表現,這意味著不斷增量的空間和傳統MPV巨大的盤口,依然是高山挖掘銷量的機會點。
憑什么?
一方面是價格,雖然魏牌表示高山是一臺定位35萬-40萬級的產品,但根據企業戰法,高山定價大概率要遠遠低于這個價格區間。
大膽推測,高山的定價會放在30萬級。
退一步從魏牌整體的產品線來看,摩卡、藍山的定價差距穩定在4萬左右,考慮到藍山、高山本質尺寸上的趨同,價格差距相對較小,才能從策略上拉滿競爭力。
且考慮到高山尺寸相對于騰勢D9較小,用戶分層也會因此體現,所以其價格30萬左右起步相對合理。
另一方面,30萬的價格相比于騰勢D9,擁有更加明顯掠奪傳統燃油MPV的優勢。
騰勢D9銷售均價在40萬左右,已經和更多想要進入MPV生活的家庭拉開了一定距離,傳統燃油MPV的銷售均價集中在20萬-30萬。
原始的MPV時代,奧德賽、GL8均價在30萬以內,電動化以來用戶雖然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消費升級,但尺度有限,最佳掠奪燃油MPV市場空間的方式,就是將主流產品定價放在30萬級。
所以再一次確定一點,高山的核心對手不是騰勢D9,而是裝備內燃機的奧德賽、艾力紳、賽那以及GL8入門車型。
這些車型組建起來的用戶陣營同樣巨大,能夠吸引這一部分用戶群體,就是高山的一種成功。
本質上來說,高山和騰勢D9打的是一個錯位競爭,同時在技術層面,高山還擁有和騰勢D9正面一搏的能力。
比如說,其使用了DHT P4動力架構,裝備38kWh電池包,CLTC理論續航成績175km,動力架構處于主流,加速性能足夠、續航里程無焦慮。
基于此,其塑造了豪華、科技座艙產品力, 新一代Coffee OS 2智能座艙系統提供L2、流媒體后視鏡、強勢的科技互動感, 且舒適方面提供了冰箱、零重力多角度調節座椅,舒適度出色。
這些不僅僅是對抗騰勢D9的基本優勢,也是挖掘燃油車的核心競爭力。
而騰勢的銷量,其實是40萬乃至50萬預算MPV用戶向下選擇而來。所以本質上來說,兩款車型基本上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定位趨同,但挖掘空間卻完全不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