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誕生于2003年,當時非典肆虐。雖然生于憂患,卻恰逢其時。當時國人對汽車的需求還是很高的。
廣州車展誕生于2003年,當時非典肆虐。雖然生于憂患,卻恰逢其時。當時國人對汽車的需求就像開閘放水一樣,汽車銷量一漲再漲。幾乎所有的世界汽車巨頭都來到中國建立合資企業和工廠,自主品牌尋求崛起。然而,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和中國最大的區域市場,廣東乃至整個華南地區卻沒有一個“像樣”的車展...
十八歲是充滿活力的年齡,也是成長的節點。如期而至,2020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即將迎來第18屆“成人禮”。作為歷年國內A級車展的最后一站,也是來年車市的一個風向標。廣州車展,承上啟下,如今是汽車企業競相角逐的競技場。
在廣州車展“成人禮”的歷史時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愿與您一起回顧廣州車展的成長歷程,分享廣州車展的最新動態。今天推出第一篇:別樣的“成人禮”——廣州車展因憂而生。
十八歲是充滿活力的年齡,也是成長的節點。如期而至,2020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將于本周五迎來第十八屆“成人禮”。屆時,全球主流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將齊聚一堂,以重磅產品和先進技術共慶第十八屆廣州車展。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各大國際車展相繼閉幕的背景下,第十八屆廣州車展在北京車展之后如期舉行,再次印證了中國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非常有效,也展現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充沛活力和光明前景。
時間追溯到2003年,廣州車展誕生的那一年,非典爆發。受此影響,當年4月舉行的上海車展不得不提前結束。
首屆廣州車展雖然橫空出世,但恰逢其時。首先,得益于嚴格的防控措施,當年7月非典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同時,隨著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汽車合資合作進一步擴大,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汽車巨頭都在中國設廠。奇瑞、長城、吉利、華晨、海馬、比亞迪等自主品牌謀求崛起。當時國人對汽車的需求就像開閘放水一樣,汽車銷量一漲再漲。2003年,中國汽車銷量猛增34.2%,市場規模首次突破400萬輛。但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乃至華南地區市場化程度名列前茅,卻沒有一個“像樣”的國際車展。在此背景下,首屆廣州車展在“豪華”主辦方和承辦方陣容的支持下“一炮而紅”。
資料顯示,首屆廣州車展展覽規模達6萬多平方米,僅次于當時的北京車展和上海車展,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更是使其成為中國市場首秀。那一年,有40多萬名參觀者前來觀看展覽。
2004年,處于起步階段的廣州車展,不怕車市“倒春寒”。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至15.5%,低于上年水平。即便如此,中外車企對參加第二屆廣州車展依然熱情高漲。
同年,廣汽豐田在廣州車展前不久正式成立。缺席首屆廣州車展的豐田,以國際A級車展的規格亮相;同樣,第一屆廣州車展未能亮相的奔馳、福特、沃爾沃等國際巨頭相繼亮相,更為齊全豪華的參展陣容大大提升了第二屆廣州車展的品質。
2009年,“七歲”的廣州車展還是很幼稚,但長大后已經更“耐”了。當時“次貸危機”重創全球經濟。受此影響,號稱“亞洲最大”、“世界五大”車展之一的東京車展規模大減,參展商數量和展廳面積幾乎減半。大眾、寶馬、奔馳、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都缺席了車展。
相比之下,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使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超越。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突破1300萬輛,一舉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讓當年舉辦的第七屆廣州車展成為車企爭相角逐的沃土。
資料顯示,第七屆廣州車展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共展出汽車720余輛,其中世界第一車、亞洲第一車、中國第一車70余輛,概念車32輛。其展車數量不僅創歷史新高,還實現了對東京車展的全面超越。其中,選擇“放棄”同期舉辦的本土車展的雷克薩斯GX460在本次廣州車展上全球首發。
在近70家整車廠商和600多家零配件及汽車用品廠商中,幾乎所有缺席當年東京車展的歐美汽車巨頭都齊聚廣州車展。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在本屆廣州車展開幕的前一天,大眾汽車攜手“南北大眾”,正式發布了“南方戰略”,明確表示要提升大眾品牌在南方市場的份額。這表明大眾不再甘于只“稱霸”長江流域和北方地區,也為廣州車展從所謂的“日系大本營”走向更加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蔓延的金融危機,一位資深生活雜志記者“說”雖然今年這么火,但全球市場危機重重,明年這些汽車巨頭是否會來廣州還未可知。讓他“打臉”的是,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無論是中國車市還是廣州車展,都更加“耀眼”。詳情請見明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下期報道。
相關閱讀:
致敬北京車展30年
車市回暖之際的第十七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