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比亞迪的秦系列打破了合資品牌在A級車市場的壟斷;比亞迪的漢系列改寫了中大型車市場BBA等豪華品牌獨大的格局。那么,比亞迪海豹DM-i的到來,意味著比亞迪海豹系列正式向合資B級車宣戰!
日前,比亞迪海豹DM-i上市了,新車售價為16.68-23.68萬元,共推出6款車型。新車提供1.5升插電式混動系統和1.5T插電式混動系統可選,綜合工況純電續航里程為121公里和200公里可選。
對比EV車型,海豹DM-i有哪些特點?
從名字來看,海豹DM-i最大的改變是換裝了動力系統。但事實上,包括設計、內飾、懸架、乃至智能跨界等各方面,新車都有調整和升級。
1、動力:換裝DM-i系統,百公里饋電油耗3.9L。
在動力方面,比亞迪海豹DM-i分別提供1.5L和1.5T兩套DM-i混動系統。其中1.5L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1kW,峰值扭矩為135Nm;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02kW,峰值扭矩為231Nm。而匹配的電機最大功率則分別為145kW和160kW,峰值扭矩均為325Nm。
從動力配置上來看,海豹DM-i全系只有前驅動力,0-100km/h成績是7.9秒,不及海豹EV的性能版。
電池部分,海豹DM-i全系均為比亞迪自家的刀片電池。其中,1.5L全系、以及1.5T中低配車型為17.6kWh,對應NEDC純電續航121km,支持38kW直流快充。而1.5T頂配車型則采用30.7kWh大電池,NEDC純電續航200km,支持69kW的快充。
油耗方面,即便是虧電的情況下,該車的百公里最低油耗也僅為3.9L,用車成本還是很低的。
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海豹DM-i的最大綜合續航能達到驚人的1300公里。
另外,海豹DM-i全系標配VTOL移動電站,最高支持6kW對外放電。
2、懸架:采用前麥弗遜+后五連桿獨立懸架。
海豹DM-i采用帶動前麥弗遜+后五連桿獨立懸架,而海豹采用前雙叉臂結構+后多連桿式懸架。
在運動表現上,DM-i的前麥弗遜不及EV的雙叉臂結構。而且,海豹DM-i也不具備海豹EV上獨特的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這意味著極限狀態的操控性上,海豹DM-i也無法媲美海豹EV。
但是,在后懸架方面,DM-i采用了后五連桿獨立懸架,比漢DM-i冠軍版的三連桿要更高級,更舒適。
從動力和懸架配置上不難看出,相較于海豹EV,海豹DM-i更注重的是低能耗和舒適性,從而與海豹EV形成更大的差異化——想要性能和操控,選EV。不想要續航焦慮,更注重經濟性,那么選DM-i。
3、外觀:采用全新前臉設計,軸距縮小20mm。
海豹DM-i基于海洋美學設計理念打造,多處設計傳承了OCEAN X概念車的海洋元素。前臉部分,C型的前大燈與海豹EV車型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海豹DM-i采用了無邊界格柵的設計,設計差異性還是很明顯的。
側面部分,新車依然是采用了溜背式設計,整車線條十分修長和簡潔。車尾部分,在尾燈組的設計方面也會進行一定的調整,展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另外,在車身尺寸方面,海豹DM-i整車尺寸達到了4980x1890x1495mm,軸距為2900mm。而海豹的車身尺寸為4800/1875/1460mm,軸距為2920mm。雖然后者比前者軸距稍長,但車長海豹DM-i相對更大一些。
4、內飾:設計更高級,但整體布局不變。
雖然整體布局其實與海豹EV車型基本一致,不過通過不同的顏色、材質的搭配,展現出不一樣的風格特點。比如通過貫穿的曲線營造出環抱式的座艙,看起來更豪華些。同時,通過不同的內飾顏色、飾板顏色,也讓整個座艙看起來更有層次感。
變化很大的還有座椅。新車采用了更注重舒適的漣漪環擁式座椅,造型寬大,而且采用了雙拼色設計配合立體縫線。據官方介紹,座椅的填充軟硬適中,可以兼顧出色的包裹感和支撐性。在配置方面,主副駕均搭載多向電動調節。
5、智能配置:搭載全新DiLink系統,內置6nm 5G芯片。
海豹DM-i另外一大升級就是全系搭載全新升級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中控臺中間是一塊15.6英寸可自適應旋轉觸控屏,內置6nm 5G芯片,CPU算力高達136K DMIPS。操作更流暢;而軟件方面,支持動態壁紙與地圖雙桌面、全場景智能語音、3D控車等。
值得一的是,廠家并沒有公布具體是哪款芯片。但根據網上的分析,目前符合這一規格的車規級芯片就是紫光展銳推出的首款5G智能座艙芯片A7870。該芯片采用8核心設計,算力和高通8155接近,甚至更強一些。因為A7870能夠帶動最多6塊屏幕,以及最多12路1080P攝像頭,而后者最多支持4屏聯動。
如果真像網上猜測那樣就有意思了,這說明國產座艙SoC芯片廠商正在發力。在全球新能源銷量第一的比亞迪支持下,以及背靠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國產廠商有很大機能夠打破高通在智能座艙SoC芯片上的壟斷。就像當初在華為的支持下,京東方打破了韓國三星在手機屏幕的壟斷!
除了智能座艙的升級之外,在智能駕駛配置上,海豹DM-i還配備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提供L2級輔助駕駛,升級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停車更加方便。
總結來看,海豹DM-i在設計、動力、懸架、智能化等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級。再加上比預售價還要便宜1萬多的價格。可以看到,這一次海豹DM-i真的是狠狠地出手了。
海豹DM-i:宣戰合資B級車
如果我們梳理一下比亞迪的產品矩陣,可以發現,今天的比亞迪不管是在A級轎車市場,緊湊型或者中型SUV市場,乃至中大型轎車等市場都能名列前三甲,甚至能夠獨霸銷冠。
然而在中級車市場,雖然也有海豹打入了主流合資品牌腹地,并且每個月有8000臺左右的銷量,放在整個中國品牌中級車歷史中都是極為耀眼的。
但是,與比亞迪秦、宋以及漢將合資競爭對手牢牢甩在后面不同,在B級車市場的前十名中,仍然是以凱美瑞、雅閣、帕薩特、天籟為代表的合資品牌。換言之,在中國中級車市場的格局并沒有打破,依舊主流合資燃油B級車的天下。
那么問題來了,憑什么說海豹DM-i的到來,這一情況會發生轉變了呢?
首先,從市場銷量來看,諸如深藍SL03,零跑C11,還有比亞迪自己的秦,宋系列,它們都是混動車型賣的都要比純電車型更好。這也很好理解,混動技術在極大程度兼顧了性能和能耗的同時,無懼續航里程焦慮。對于當下絕大多數“一家一車”的中國家庭用戶來說,DM-i車型顯然更加務實,更能滿足多用途的出行需求。
其次,在價格上。比亞迪海豹DM-i對比EV車型,在配置基本不變,但設計、懸架、智能配置還有所升級的前提下,其入門價格下探到16萬級。不僅打入了目前新能源車市場容量最大,增速最快15萬-20萬的價格區間,同時這也是當下主流合資B級車的價格腹地。
可以預料的是,通過價格下探和產品價值的升級,讓海豹DM-i進一步加強了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勢必會助推產品銷量的增長。
而參考目前海豹EV車型月銷量在8000臺左右,那么憑借EV+DM-i的雙線發力,未來比亞迪海豹系列沖刺兩萬月銷量或許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