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助推當地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農業發展銀莆田市分行錨定綠色信貸發展目標任務,實現綠色信貸跨越發展,綠色信貸項目審批、綠色貸款余額及占比增長速度斐然。2023年以來,該行共獲批綠色信貸項目6個,審批金額29.8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75億元,同比增加29.22%;綠色信貸余額66.5億元,較年初增加11.62億元,增速達21.17%,較各項貸款增速5.88%多15.29個百分點,居莆田市金融系統綠色信貸余額排名第一;綠色貸款業務余額占比35.15%;超額完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莆田監管分局提出的“四個不低于”發展目標。 該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規范綠色信貸全流程管理,強化綠色信貸數據監測,不斷夯實管理根基,保障綠色信貸高質量發展。 堅持繪就辦貸管貸“一張圖”。按照上級行相關文件要求,該行將綠色信貸工作嵌入辦貸全過程,梳理準入、調查評估、審查審議、貸后管理等環節,根據《福建省分行綠色信貸辦貸操作要求與規范》,進一步規范辦貸標準。及時梳理統計關于綠色信貸業務發展難點堵點問題,不定期向上級行溝通交流,積極解決問題,著力夯實綠色信貸全流程管理。 堅持筑牢數據源頭“防火墻”。一是規范綠色信貸數據源管理。組織信貸條線人員集中學習上級行關于系統綠色信貸業務標識錄入標準,規范信貸管理系統綠色信貸認定、環境和社會風險分類標識工作操作,進一步提升綠色信貸統計工作質量。二是強化綠色信貸數據監測。安排專人定期組織收集、梳理綠色信貸認定相關材料,通過比較系統數據、比照制度文件、比對認定標準,及時查缺補漏,夯實綠色信貸數據質量。三是強化監管報表人員管理。及時組織報表人員參加省分行上崗準入資格認定,定期通報差錯情況,督促客戶部限期在數據源中整改落實,防止下期抽數差錯問題再現。 堅持強化監督檢查“緊箍咒”。一是開展綠貸工作“體檢”,根據上級行安排,先后圍繞綠色信貸認定、綠色流動資金貸款、綠色建筑貸款、綠色信貸業務管理情況等開展自查,對自查發現問題立查立改,舉一反三,確保認定標準符合,依據充分,杜絕“漂綠”問題。二是強化信用風險管控,利用信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按日監測信用風險狀況,跟蹤風險苗頭隱患,督促客戶經理及時跟進、查詢、整改信用風險系統提示的相關問題,狠抓風險處置化解,保障信貸資產安全穩定。 該行上下將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信貸人員牢固樹立“逢項目必談綠貸”的意識,把綠色轉型升級放在“腦中”,把綠色信貸認定放在“心尖”,及時查擺問題,為綠色發展提供可持續供給,奮力開創綠色金融發展新局面。(文/林碧英)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