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為期3天的第十四屆亞洲營養大會暨第十六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圓滿結束。在大會期間,由中國營養學會、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主辦,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全生命周期乳品營養創新與健康管理”論壇上大咖云集,會議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東和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伊利集團歐洲創新中心的營養科學家Carolien van Loo-Bouwman共同主持,與會專家聚焦全生命周期營養的最新乳品研究成果,深入研討與交流,共饗學術盛宴。
作為乳業龍頭企業,伊利堅持營養研究創新,發揮自身優勢與科研創新能力,從嬰幼兒到成年人、從普通人群到特殊人群,攜手諸多專家學者、企業,傳遞乳業前沿聲音、乳品營養健康價值,助力消費者對乳品的認知不斷提升,持續推動全生命周期乳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專注,讓乳品營養入人心
論壇上,來自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的專家學者也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引領乳業持續關注全生命周期乳品營養創新與健康管理發展態勢。其中,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系教授、乳業國創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委員郭慧媛在談到乳源活性成分營養健康及其應用研究的進展時表示,乳鐵蛋白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具有健康益處的活性成分,且原生DHA牛奶,對于認知發育有明顯的促進效果,消化吸收利用度更高。
“每天500mL全脂乳制品的攝入不會增加冠心病人心臟代謝方面的風險。”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張華軍在介紹其研究項目時表示,草飼全脂牛奶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壓,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熊霞提到,動物模型對于研究早期營養胃腸道、免疫和神經發育影響非常重要,與伊利合作的動物模型研究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
突破,讓全生命周期落地
如何讓乳品成為更多消費者日常膳食必備,離不開對消費人群的研究洞察。伊利基于消費人群研究,在產品多元化、精細化上苦下功夫,為人生的各個階段提供專屬的營養解決方案。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乳業國創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委員張玉梅表示,伊利為我國母乳研究發展貢獻了諸多成果。最早從2003年開始收集母乳,采集了全國所有代表性區域的母乳進行了隊列研究,積累了大量母乳成分數據,對母乳結構的特殊性也進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持續改善嬰兒粉配方,對嬰兒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談到了乳制品在血糖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他表示,乳品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大有可為,企業可以以奶為基礎,再搭配各種藥食同源食材,就能得到符合中國人的、有中國特色的控糖奶制品,讓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中獲益。
乳品創新也離不開對益生菌的研究,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何方表示,近年來,益生菌在基礎理論、作用機制上的研究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比如伊利研發的K56,經研究發現有助于促進人體脂肪細胞代謝與分解,對體重管理和調節腸道菌群有益。
創新,讓營養惠及每個人
“不創新,無未來”。不同人群所需營養不同,多年來,伊利在全生命周期乳品領域持續深耕,不斷探索滿足不同年齡段和特殊人群的精細化營養需求。全球81個生產基地、15個研發創新中心、2000多個合作伙伴……讓新產品、新營養、新科技惠及每一個人,引領新時代乳業高水平發展。伊利集團也持續與乳業國創中心開展深度合作,全方位推動高新技術的開發和落地示范,助力實現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
深耕細作篤前行、馳而不息謀發展。一直以來,伊利緊跟市場消費潮流,把解決好消費者的需求作為產品研發、升級的動力,在全生命周期乳品營養研究方面定好位、起好步、走好路,一批批最新、最優研究成果接連落地,為全生命周期乳品營養創新與健康管理發展提供富有前瞻性的方向指引和可操作、可執行、能落地、有效果的科學實踐。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