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以脈動方式泵送管道內的液體(類似于主動脈血流),或能提升工業液體輸送效率,并有望降低能耗。
許多行業和家庭都需要使用管道輸送液體或氣體,如輸油或輸氣管道。經過管道的液體會遇到摩擦力,形成湍流,從而增加泵送這些液體所需的能耗及成本。
為了控制這類湍流,奧地利科技學院的研究團隊以主動脈血流為靈感設計了一種新方法。之前在管流中引入周期性脈動的嘗試對降低湍流的作用很有限,研究人員引入了與心動周期中舒張期類似的休息期方式,從而將阻力最多降低25%,比穩定泵送的管流節能約9%。
在一篇同時發表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科學家安吉拉·布斯寫道,“考慮到液體泵送約占歐盟全部能耗的15%,因此減少9%的泵送能耗或將極大地提升能效。”
評論表示,仍需開展更多研究才能讓這類節能成為現實。同時應注意到的是,該研究中使用的流體性質可能與工業管流中使用的并不等同,而且這些實驗使用的都是筆直的管道,或無法反映現實世界的所有系統。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