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片线上/亚洲无人区电影完整版小视频/妻孝(改编版+续)/欧美涩涩

   中國金融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首頁
國內資訊社會財經科技教育時尚娛樂房產家居汽車母嬰健康商業區塊鏈生活企業傳媒區域經濟旅游體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國內資訊 > 正文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應及時停止限購限價措施,允許房企降價自救
2023-08-25 01:50      來源:證券之星      編輯:夏冰      閱讀量:19582   

近期一些大型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再次引發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擔憂,高速增長多年的樓市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5%,已經連續十幾個月處于負增長,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會如何影響經濟增速,為何調控政策不斷,但效果依舊不理想?樓市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分化,買房還能增值嗎?

8月22日,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在《有識》欄目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做了解讀,他認為,房地產依然是一個朝陽產業,現在的下行只是暫時的,是用短期政策解決長期目標導致的結果,如果及時進行政策調整,預期與信心都會恢復。

以下是問答實錄

1、前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7717億元,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投資51485億元,下降7.6%。房地產投資已連續十幾個月負增長,如果今年地產無法恢復增長,會多大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速?

姚洋:房地產投資低迷,對經濟復蘇的拖累很大。我們到購物中心、景區去看一看,或者坐高鐵、坐飛機,會發現人流量很大,消費好像起來了,但這種消費有一個限度,不可能太大。

消費起不來,我個人覺得與房地產整體下行程度太大有關系。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有多大,有人計算是17%,房地產對GDP的直接貢獻大概是8%,但上下游相關產業鏈還有9%。大家購房,不僅僅是買房子,還要裝修、買家電、家具等,在大城市一般裝修一套房子需要30萬,所以房地產是一個很大體量的產業。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投資連續負增長,房地產增加值到底跌幅有多大,沒有具體的數據,但從過去兩年的情況看,平均每年估算跌了10%。這意味著什么?房地產對GDP的整體貢獻是17%,如果下跌10%,那就拖累GDP增長1.7個百分點。為什么我們看到統計數據還不錯,但是企業的實感不強,房地產下跌造成的需求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2、恒大、融創、碧桂園等民營房企巨頭都遇到了流動性問題,而在今年拿地榜單中主要都是央國企背景,未來房地產市場會形成怎樣的格局,會不會出現“國進民退”的大分化?

姚洋:民營房地產公司融資出現了困難,是因為房子不能及時出手。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轉不動了,銀行就不給貸款,這其中房子賣不動是最大問題。不能說所有房企都出現了問題,有些經營還是不錯的。現在很多房企出問題純粹是因為經濟大環境不好,需求減少,房子賣不動,導致現金流出問題。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出問題,銀行就停貸,一停貸企業就無法運轉,由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民企流動性出現問題,沒錢買地,地方政府要發展,就把土地賣給國資背景的房企,甚至這其中也不排除左手倒右手的嫌疑,就是政府要求一些地方國有企業把地買下來,但未必去蓋房,造成“虛假繁榮”現象。大量國企背景企業拿地,民企退出,我想這是一個短期現象,未來的地產行業,不太可能都是“央企國企的天下”。

3、今年以來,樓市出臺了很多調控政策,甚至存量房貸也在松動,但為什么都不見效?市場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有人建議,應當給予開發商更大的自主定價權,允許開發商以降價促銷的方式展開自救,以盡快回籠資金。你有什么政策建議?

姚洋:現在的房地產政策有一些理論和操作層面上的混淆,把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混在一起,想用短期的辦法解決長期的問題。從長期來說,房地產要回歸常態,回歸以居住為主,同時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房子主要是用來住的,不過,也不能否認房地產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一種不動產只要標價,就會波動。經過這一輪洗牌,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在下降,老百姓也慢慢明白了,把資產押注在房子上,恐怕未來增值空間沒有那么大。

房子主要還是以居住為主,這其中也包括改善性居住,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但過去兩年對房地產的調控,試圖以短期的方法達到長期目標。比如“三條紅線”,銀行對房地產的貸款,包括對企業、購房者的貸款,都有一定比例約束,比如針對開發商,銀行放出去的地產開發貸款不能超過總額的15%。過去兩年,房地產行業的負增長,我個人覺得是政策造成的,并不是房地產自身規律導致的。

有人把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比作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一個相似點是,日本在90年初房地產泡沫破滅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也破滅了,中國會像日本經濟一樣,陷入長期衰退。我覺得這個判斷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房地產泡沫、負增長,是政策有意調節形成的。

它就是要用一種比較激進的、短期的辦法,也就是收緊信貸,把房地產的預期調回來,一方面不能讓開發商用無窮的資金建房子,另一方面,也要讓購房者明白房地產的金融屬性過重,不能期待房價永遠漲下去。所以,這就是房地產為什么下跌的最重要原因。這個窗戶紙要捅破,捅破了有什么好處?第一,這是政策調控造成的,現在需要再調整回來,解鈴還要系鈴人。第二,要讓國際上明白,中國經濟現在的下行壓力不是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是政府部門想對房地產進行調整造成的,中國經濟還是很有希望。只要我們的政策再調回來,中國經濟增長是沒有問題。我們現在用短期的辦法解決長期的問題,思路是不對的,會拖累經濟發展。房地產企業現金為什么不足,民間投資增長為什么零增長,是因為預期太差。

我們一直在強調增強民營企業家信心,但最簡單、最直接的就是經濟要增長,他們企業的營收、利潤要有所增長。如果,營收都是負增長了,利潤就更慘,那誰還有信心?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活在當下,能把今天熬過去就不錯了,空談未來有多美好是沒用的。

這是一個關鍵性的理解誤區,需要糾正。

說到措施,我覺得有幾個方面是短期內應該做的。第一是放棄對房地產信貸的限制措施,說得激進一點就是明確三條紅線是錯的,需要盡快取消。第二,對那些經營不善導致資金流出問題的企業,進行破產重組。比如有一些企業,被活活耗死了,即便它沒死,被它拖欠的企業也先死掉了。如果破產重組,很多企業還有不少資產,比如可以把土地拿出來還債,那些被欠錢的供應商,可以拿地做銀行抵押,但現在債務懸在空中。一些大企業,大而不倒,而那些跟它有生意往來的供應商熬不住倒閉了,不能為了幾家爛企業,把好企業拖死。

同時,對一些守法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要實施救助,讓他們活下去,因為一旦這些企業垮了,他們的供應商都會跟著死。這不是幾家房企的問題,處理不好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第三,要堅決停止各種限購限價措施。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提出,房地產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我的理解是房地產已經回歸正常,既然是個正常行業,限什么購,限什么價?現在是房企一降價,地方政府馬上出面干預,認為是擾亂市場秩序。房子賣不動,價格是一個很好的調節機制,降到一定程度,就有人來買房,預期就會轉變。

中國的房子夠不夠,我們喜歡看總體情況,強調人均面積達到多少平米,跟日本一樣多,但日本都是小房子,跟它對比是不對的。我們發展GDP、推動技術進步,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百姓有改善住房的需求,一些人還沒房住,還有一些人一家三四口人擠在50平米的房子里,這種改善性需求不能被打壓。另外,未來十來年還有近一億人要進城,我們的人口還在流動,從不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還有大量購房需求,房地產行業永遠是朝陽產業。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房地產行業都很興旺。我們需要轉變思路,為什么現在出臺的政策沒用,因為力度不夠,比如認房不認貸這種措施沒什么效果,就應該明確停止限購、限價,限價不光是不能限高價,也不能限低價,讓市場自動調節。

我覺得有了這些明確信號,老百姓的信心就會回來。我們老說老百姓沒錢了,但居民存款還在增加,怎么能說沒錢,只不過大家看跌房地產。現在價格應該跌下來,為啥就不跌?應該允許房地產企業降價自救,地方政府為什么還要管價格?

調控失效,恰恰說明政策是亂套的,左腳絆右腳,右手捏左手,把自己反捆起來,然后喊著要往前跳,這怎么跳,跳了不就摔死了嗎?

4、過去,我們都說房地產壓制了中國人的消費,房貸壓力過大,導致居民的購買力下降,但現在地產預期變差了,消費有可能承擔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嗎?

姚洋:這是不懂經濟學的胡說八道。首先,買新房就要花幾十萬裝修,這不是消費嗎,如果沒那實力,就不會買新房。買二手房更是直接消費,買價值幾百萬的二手房,就消費了幾百萬,直接推動GDP增長。另外,買房會帶來財富效應,房價持續上漲,消費就會增長,居民財富增加了,就敢消費。

5、過去20年中國人主要還是買房,七成財富在房子上,但現在這個財富增長的密碼似乎失靈了,股市又長期無法賺到錢,我們的錢該往何處流?

姚洋:我剛說了,房地產行業并沒有到頭,現在下行是政府政策造成的,不是房地產自身造成的。通過這一次市場下行,應該告訴老百姓,房價不可能永遠漲下去,但房地產的金融屬性仍然在,不說增值,至少在大城市仍然是一個比較好的保值手段。但在一些中西部及東北城市,房地產連保值的價值都沒了,不僅沒有漲,甚至往下降。

老百姓買房子,我覺得是無可厚非,但要推出一些長效機制加以保障。另外,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要分開,不能拿短期的手段來解決長期問題。

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開征房產稅,而且是累進制的房產稅,可以遏制炒房沖動,避免盲目買房。建議按照平米數累進,現在我們的人均居住面積是37平米,這個標準以下的免征,超過的按照累進制執行,真正炒房的人,可能就會覺得持有成本太高了,不再炒房了。

第二,要加大出租房建設力度,鼓勵開發商在城區建公寓。我現在住在北京郊外,接近六環區域,旁邊就建了一大片出租房,很多年輕人來租住。年輕人有租住需求,可城區不批建設用地,他們只能住到五六環附近,單程通勤時間都要花一個半小時,很辛苦。

那么,能不能出臺一些政策,鼓勵開發商在城區地段建公寓。我建議地方政府可以拿出中心區域甚至黃金地段附近,讓開發商低價開發出租公寓,解決大家的住房需求。這也是壓制房價的有效辦法。

其實,差不多20年前,我和茅于軾老師就提過類似建議,那個時候,我們就說要建廉價公寓房,被人家拍磚,說你瞧不起我們,讓我們住筒子樓。20年前,打工的年輕人能住上筒子樓就不錯了。遺憾的是,這些建議沒人聽,如果20年前就做了,就不會出現今天的高房價。

第三,實現子女教育的租售同權,也是一個途徑。有些城市已經在做,比如上海,把租房的價格控制住了,結果出現了二手市場,能搖上號不去租住,選擇去做二房東。我覺得這塊應該市場化,在一些好地段,租金可以高一些,因為會有年輕人去租。

另外,要規范租房市場,保護房客的利益,房主不能隨便更改合同、提高價格,國外對租客權益都有相關法律,中國在這方面是缺失的。只有這些長效機制得以順利實施,才能徹底遏制住炒房沖動,讓房地產回歸常態,回歸它應有的價值。

6、為什么購買的期房爛尾后,老百姓拿不到房,還需要承擔還貸責任,銀行、房企等卻不需要負責,老百姓買房為什么像是在買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姚洋:我覺得這是政策造成的。首先,這是信貸管制造成的,不給房地產企業足夠信貸,他們只好搞預售制、賣樓花,這樣可以事先回流一些資金進行開發。按照規定,預售款只能放在銀行監管,但地方政府監管不到位,房地產公司就把錢拿去他用了。很多人沒有理解,房地產是個制造貨幣的過程,它必須要有信貸。一畝土地,是農用地或者荒地的時候,最多也就值5萬塊,但變成商用特別是住房用地,那可能就是1000萬以上。房地產商沒那么多錢,就需要信貸支持,把土地買下來,但現在是沒有土地,就不給房企貸款,這不是第22條軍規嗎,這就進入一個死循環,所以必須找到其他手段去融資。

第二,現在為什么房企房子蓋一半停工了,開發商中有沒有那種壞蛋,就是來騙錢的,這種情況要堅決打擊,罰他個傾家蕩產,再送進監獄。但絕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是守法經營的,只是他們沒有資金了,沒錢了就不能繼續蓋。那么,以前怎么沒出現這個問題?因為有銀行提供資金,能把樓給蓋完,這樣才能活下來。現在銀行不給房企資金,他們現金流斷了,只好躺平。本來銀行給開發商放貸,就可以把樓建完,現在不放貸了,地方政府還得去籌資保交樓,這不是左右互搏嗎?老百姓付了錢拿不到房子,怪罪開發商,這個邏輯有一定問題,這是政策自相矛盾造成的結果,而不是開發商有意為之。

本文源自:金融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上一篇: 駕駛生存游戲《PacificDrive》公布預告,圍繞三十年未曾涉足的“
下一篇:最后一頁
 
     欄目排行
  1. 駕駛生存游戲《PacificDrive》
  2. Unity引擎中國版“團結引擎”正式發布
  3. 汽車行業營銷實錄:數字人正在成為“增長擔
  4. 美團高管解讀Q2財報:到店業務市場潛力巨
  5. 機器幫你寫代碼:Meta推出AI編程工具
  6. 美團二季度營收679.6億元同比增長33
  7. 華為Vision智慧屏SE3官宣8月31
  8. 沈陽:買房兄弟姐妹也可單獨落戶!
  9. 維信金科02003公布中期業績,凈利潤3
  10. 弘康人壽十一周年發布會圓滿落幕高凈值客戶
     欄目推薦
二手房“帶押過戶”啟動滿月 成功嘗鮮者寥寥無幾二手房“帶押過戶”啟動滿月 成功嘗鮮者寥寥無幾
2022年營收78.61億,湯臣倍健迎來VDS行業新2022年營收78.61億,湯臣倍健迎來VDS行業新周期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兼顧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打造員工理想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兼顧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打造員工理想生活藍本
迪麗熱巴穿軍綠色也好美!和吳磊同框絲毫沒有年齡迪麗熱巴穿軍綠色也好美!和吳磊同框絲毫沒有年齡
綠色塞罕壩 不朽的奇跡綠色塞罕壩 不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