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打造一批縣域商業“領跑縣”。90%的縣達到“基本型”及以上商業功能,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在豐富農村消費市場方面,《計劃》明確,加大優質商品投放力度。發揮電商平臺大數據優勢,依法依規開展消費數據分析應用,引導生產廠商為農村市場生產投放更多適銷對路的商品。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和家具家裝下鄉,加快農村充換電設施建設,完善售后回收服務網絡,促進農村大宗商品消費更新換代。鼓勵組成縣域零售商采購聯盟,集中向生產廠家、品牌供應商采購商品,解決中小企業進貨渠道混亂、議價能力弱等問題,提高商品品質,降低采購成本。
《計劃》提出,積極發展即時零售。鼓勵電商平臺、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在具備條件的縣城,依托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體系,對接本地零散的商超、便利店,精準匹配周邊消費訂單需求,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務。
同時,《計劃》明確,加強農村物流資源整合。鼓勵郵政、供銷、快遞、商貿流通等主體市場化合作,整合各類物流資源,在電商快遞基礎上,疊加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等雙向配送服務,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降低物流成本。總結共同配送成熟模式,將其作為重點支持方向,加快在中西部偏遠地區推廣落地。
《計劃》提出,大力發展農村直播電商。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利用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場地和設備等資源,打造一批縣域電商直播基地、“村播學院”。整合各類資源,增強電商技能實訓、品牌培育、包裝設計、宣傳推廣、電商代運營等服務能力。鼓勵有條件的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拓展O2O體驗店、云展會、網貨中心、跨境電商等衍生增值服務,推動縣域電商形成抱團合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同時,《計劃》明確,培育“土特產”電商品牌。深化“數商興農”,發展農特產品網絡品牌。鼓勵電商平臺、直播團隊充分挖掘農村“土特產”資源。培育一批“小而美”的農村電商特色品牌,變“流量”為“銷量”,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