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0日至16日,是全國第33個節能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活動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近期,各地各部門推出一系列宣傳活動,積極營造節能降碳濃厚氛圍,促進發展方式降耗升級。
推進節能降碳,離不開法治的有力保障。為了推動全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國早在1997年就出臺了節約能源法,此后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多次修訂完善,并將節約資源確定為我國基本國策。此外,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電力法等法律法規均就節約能源、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明確要求。這些法律法規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推進節能降碳上,除了工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要切實作為,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外,每名公民也負有節能降碳的法律義務。這種義務既體現在合理消費和使用低耗能產品上,也體現在隨手關閉水龍頭、杜絕長明燈、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生活細節上,這些既是每名公民的法律義務,也是應盡的社會責任。
總之,推進節能降碳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斷健全法律法規,強化各方節能法律責任,為推進節能降碳提供有力法治支撐,且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能在法治軌道上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共建綠色未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