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午后,港股上市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宏漢霖)股價較早盤回落,不過仍漲近20%,總市值73億港元。
消息面上,3日,上海復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星醫藥)披露公告稱,經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及資本市場規劃,復宏漢霖董事會決定不再繼續推進科創板上市事宜,并與上市輔導機構一致同意終止有關科創板上市之輔導協議。后續,復宏漢霖將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及市場情況,適時制訂相應的資本市場規劃(如有)。
據悉,復宏漢霖為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是一家創新生物制藥公司,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領域。
上述公告還披露,截至3日,復星醫藥合計持有3.24億股復宏漢霖股份(包括內資股及H股),約占復宏漢霖當日總股本的59.56%。
復星醫藥預計,此次復宏漢霖終止科創板上市相關事宜,不會對集團現階段的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上述公告稱,由于復宏漢霖已于2019年9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復宏漢霖科創板上市不構成復星醫藥之分拆上市。另外,復宏漢霖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提交了申請科創板上市的輔導備案資料,并于2020年4月獲得正式受理。
這意味著,從獲得正式受理至今2年多,復宏漢霖登陸科創板依然未能成行。
同日,復宏漢霖披露了正面盈利預告稱,預期集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期內利潤約2億元。這是該集團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的半年度業績中,復宏漢霖分別錄得虧損總額4.48億元、3.94億元、2.52億元。
報告期內實現轉虧為盈,復宏漢霖表示,主要是由于核心產品漢曲優#174;覆蓋的患者數量持續增長,漢曲優#174;于報告期內的盈利能力獲得提升;創新產品漢斯狀#174;自2022年3月上市以來銷售收入持續提高;另外,集團持續加強精細化管理措施,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成果。
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顯示,漢曲優實現中國銷售收入約5.39億元,同比增長66.7%。
另一款上文提及的產品漢斯狀于2022年3月在中國境內實現商業化銷售。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漢斯狀#174;實現銷售收入約2.50億元。其中,3月單月的銷售額自其商業化以來首次超過1億元。(中新經緯APP)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