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凌科技(300921.SZ)從系統集成服務起家,經過27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云網服務領域知名品牌,是IP-VPN技術服務細分領域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A股上市企業。 南凌科技主要業務包括凌網服務、凌云服務和數字化工程,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3.94億、1.27億、0.38億元。2023年5月,南凌科技發布了云網安融合服務——凌云SASE(安全訪問服務邊緣),在云網基礎上疊加安全,形成云網安整體解決方案。 而早在2008年,工信部虛擬專用網第一批牌照頒給了兩家企業,其一就是成立于1996年的南凌科技。 自研SD-WAN,打造全球骨干網 南凌科技的凌網服務,是指其基于自主建設的MPLS骨干網提供的凌網全球(IP-VPN虛擬專用網解決方案)、凌網神州(企業級互聯網服務)及凌網港(網絡基礎設施托管及其他)等一系列企業專用網絡服務。 凌云服務是以云原生、云架構等為主要技術特征的企業信息化服務,包含云安全、云連接、邊緣云計算、云應用等軟件定義類服務以及私有云。 凌網+凌云構成了南凌科技的云網解決方案,SD-WAN(軟件定義廣域網)技術是其核心技術之一,即軟件定義企業廣域網,統一管理企業站點、數據中心、私有云和公有云訪問以及互聯網出口。 據了解,南凌科技是業內少數具備SD-WAN技術自研能力的網絡服務商,其自研SD-WAN產品有效解決了國產SD-WAN技術在多租戶運營、功能單一、安全性和用戶體驗等方面的難題。 “我們全球骨干網現在大約有70個POP點,在這些POP點上,我們可以部署一些網絡服務以及安全服務,這些服務離客戶非常近,能夠提供高質量、低時延的服務。”南凌科技CTO魯子奕對第一財經表示。 Omdia的調研數據顯示,由SD-WAN技術服務商提供的SD-WAN服務(托管模式)在安全、策略管理、設計和安裝、CPE端管理、控制器管理等方面,比企業自建SD-WAN模式更具優勢。Gartner預計,企業在托管SD-WAN服務上的支出將高速增長,2023年預計接近57億美元。 轉型云網安融合服務商 SD-WAN也是SASE解決網絡基礎互聯的關鍵技術。SASE可認為是SD-WAN+SSE,將SD-WAN功能與大量網絡安全功能(SSE)相結合,由云平臺統一配置,下發策略和監控。 據悉,SASE提供云原生的安全服務,其安全功能超過傳統意義上的企業防火墻,一般整合了安全WEB網關(SWG)、下一代防火墻(NGFW)、云訪問安全代理(CASB)、零信任網絡訪問(ZTNA)等功能。 根據Gartner的預測,2024年全球SASE總收入將會達到110億美元,未來至少40%的企業將有明確策略采用SASE。SASE推動了“云+網”服務商向“云+網+安全”服務商的轉型。 2023年5月,南凌科技發布“凌云SASE”,整合了南凌科技“云、網、安”資源池,以訂閱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高效率、高智能解決方案,南凌科技也由此成為了“云網安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 “‘凌云SASE’基于創新的網絡和安全融合架構,南凌科技就是網絡和安全融合服務的提供商。”魯子奕表示,SASE的出現意味著企業從在邊界防護投入硬件設備,轉變為以訂閱制的模式從云上彈性購買安全能力,同時也意味著從多個供應商到單個供應商的轉變。 需求來自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將云計算、移動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的數字技術、信息技術應用到業務的各個領域,隨著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架構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幾年前,企業應用可能部署在單一數據中心,慢慢地企業應用開始部署在SaaS、公有云或者自建的分布式數據中心里,傳統的集中化網絡和安全架構不能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帶來了一系列網絡優化和安全管控的問題。”魯子奕對第一財經稱。 根據IDC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球網絡安全IT總投資規模為1,687.7億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增至2,875.7億美元,5年CAGR為11.3%。聚焦中國市場,2026年中國網絡安全IT支出規模將達到318.6億美元,全球占比約為11.1%,五年CAGR約為21.2%。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增速持續領跑全球,五年CAGR近全球兩倍。 南凌科技董事長陳樹林表示,南凌科技進軍網絡安全領域,推出凌云SASE,實現從“云網服務商”向“云網+安全服務商”的升級,是南凌科技邁入網絡安全領域的歷史性一步。公司此前積累的諸多成果和持續不斷的創新研發能力、服務能力,為此次轉型提供了關鍵支撐。 魯子奕對第一財經表示,對于云網安服務商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全方位、全周期地提供專業服務,包括從最初的評估、設計、規劃、實施,再到運維、迭代、升級。 “這首先需要專業能力和行業經驗,南凌科技在過去二十多年已經有所積累;第二需要有豐富的產品線與服務,來滿足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需求;第三,需要靈活的服務方式,比如南凌的客戶可能不再購買硬件,直接訂閱服務,或選擇私有化部署;第四,要有定制化的能力,能夠針對客戶個性化的需求來定制服務,這十分考驗企業的自研產品和自研能力;最后是持續的服務能力,能夠對客戶持續交付、持續迭代升級,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