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速度加劇,越來越多的失能、空巢老人等群體對居家護理服務的需求增多,互聯網+護理服務爆發出巨大潛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占全國總人口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1億,占全國總人口14.9%,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如今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加劇,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需求十分迫切。
日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指出,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相關工作。一是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范圍;二是持續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供給;三是健全完善互聯網+護理服務制度規范。
面對這一剛需,網約護士這一業務在全國多地試水,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上門護理、在線護理咨詢等服務。患者只需在線上下單,即可享受專業護士上門,浙里護理便是這樣一個平臺。
網約護士打通互聯網+護理最后一公里
據官方介紹,浙里護理是2022年11月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互聯網+護理服務重大應用,為全省居民提供上門居家護理以及線上護理咨詢服務。
浙里護理聚焦群眾的高頻需求,特別是老年人、孕產婦、長期臥床和術后康復患者等行動不便人群,先后推出3大類61項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居民通過手機即可在線預約,執業護士一鍵接單,提供專業的上門居家護理服務。
長興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長施崚紅表示,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讓護士的職業價值得到提升;獲得了更多患者家屬的感謝和稱贊,讓護士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據官方披露的數據,上線半年多,浙里護理已覆蓋省內所有市縣,接入全省397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注冊護士2.58萬余名,月均服務超1.3萬人次。
東軟熙康:新醫療服務可實現醫療資源合理分配
網約護士興起的邏輯,是市場需求、政府主導,以及市場化運營。記者關注到,浙里護理的運營方東軟熙康的業務版圖,不僅僅只有互聯網+護理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以城市為入口,幫助政府建設和運營區域化新醫療基礎設施平臺城市云醫院平臺,將地方政府、醫療機構、保險機構與患者緊密連接起來,構建城市級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生態,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與醫療服務的高效交付。
東軟熙康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醫療官宗文紅對記者表示,東軟熙康的業務特點,主要是以城市為入口,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區域化布局、線上線下院內院外相結合的市場化運營。據介紹,東軟熙康的產品和服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為云醫院平臺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與智能醫療健康產品。
其中,云醫院平臺服務以城市為入口,為地方政府、醫療機構和保險機構提供平臺建設服務,幫助政府打造城市醫療基礎設施平臺;互聯網醫療服務基于云醫院平臺,為醫療機構提供運營等平臺增值服務,通過互聯網醫院服務、遠程醫療服務、互聯網居家護理服務、智慧家庭醫生服務等,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醫療健康服務需求;健康管理服務通過整合優質的醫療資源,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生命周期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智能醫療健康產品則是為醫療機構、企業和個人提供各種嵌入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醫療健康產品。
互聯網+醫療健康迎來質效發展
從傳統醫療走向新醫療是醫療行業變革的必然趨勢,然而要打通供需管付四方的壁壘,形成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生態,這是一條前景美好但充滿艱辛的路。
然而,政策的推動,給行業探索者提供了持續的動能。2022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將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作為十四五期間八大主要任務之一。提出了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互聯網+醫養服務互聯網+營養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等新模式。2023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關于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運用新手段、新技術、新模式,提升醫療服務的舒適化、智慧化、數字化水平。
宗文紅表示,互聯網+護理服務是賦能居家護理服務的一個創新模式,它的背后依托了城市云醫院平臺基礎設施,標準化與個性化的服務運營體系。而熙康要做的,就是在國內醫療體系之下,運用互聯網技術,形成健康管理服務、家庭醫生服務、遠程醫療服務、在線復診及送藥上門服務、互聯網護理服務等豐富的醫療健康服務,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共享、醫療服務的高效交付。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