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人山人海”模式已經開啟。
境內游小眾市場大火,境外市場機票預訂超疫情前。相關OTA平臺數據顯示五一國內酒店、景區門票、機票訂單量均反超2019年水平。作為2023年春節后首個長假,也是出境團隊游試點恢復后的首個長假,五一假期的熱度急速躥升。
縱橫航旅大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計劃客運航班量約6.9萬班,較去年同期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增長超3倍。國內民航旅客量預計比去年同期實際旅客量增長近3.6倍。截至4月23日,“五一”假期國內航司的出入境機票預訂量超35萬,環比上周增長近28%。
此外也有很多消費者抱怨機票酒店價格普遍上漲。此前即有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五一機票價格大漲,是旺季疊加出行需求提前釋放的綜合結果。航班管家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五一假期國內航線經濟艙平均票價大幅攀升,對比2019年提升了58.1%。而票價飆漲的基礎是出行需求暴增:五一期間國內機票預訂量,從4月2日以來就有明顯上升。
小眾景點受追捧價格上漲趨勢難免
相比疫情以前,今年五一出行的游客發生什么變化?相關預測顯示,與2019年五一假期出行用戶年齡相比,今年游客年齡普遍更加年輕。從年齡分布來看,截至4月19日的預訂數據來看,今年五一假期00后游客訂單占比35%,90后占比30%,80后占比26%。00后首次超越90后成為假日旅游的“主力軍”。
從性別來看,今年假期女性用戶比例顯著提升。當前女性出游預訂占比達到64%,比2019年57%的比例增長9個百分點。攜程旅游研究院分析,女性游客顯著提升的背后,與今年五一出游火爆,女性用戶更注重性價比、在意目的地的選擇等因素有關,因此更早一步下單規劃旅行。
從機票預訂數據來看,2023年五一假期親子游訂單占比近40%,同比2019年提升59%。而3-17歲的幼兒園至高中學生群體,也是五一機票預訂增幅最高的群體之一。
有意思的是,今年不少游客轉向尋求小眾目的地出游。攜程預測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期五線城市旅游訂單較2019年增長157%。通過將今年的五一城市訂單占比名次與2019年進行對比,該報告發布了20個“黑馬”小城,這些熱度躥升同時“一股清流”的小眾游目的地分別是:長興縣、芒市、淄博、仙居、萬寧、西昌、伊寧市、霞浦、安圖縣、黎平縣、柳州、平潭、景德鎮、臺州、鹽城、漳州、宜賓、桐廬、日照和南澳縣。
其中,最具代表的大網紅淄博,五一整體旅游訂單較2019年上漲441%,假期淄博主要客源地有北京、濟南、青島、天津、煙臺、上海、濰坊、石家莊、東營、威海。游客年齡占比為00后35%,90后35%, 80后20%。
游客前往淄博不僅奔著燒烤,同時會停留游覽城市人文景區,假期訪問量較高的淄博景區有:周村古商城、潭溪山、山東文旅·紅葉柿巖旅游區、齊文化博物館、博山開元溶洞等等地方。
而另一方面出游價格上漲成為必然趨勢。
此前即有觀點指出。五一出行的旺盛需求,在清明節前就有了顯著釋放,與前三年大眾更偏向于“節假日前幾天才下單”有很大差別。其次是在機構預測中,今年五一假期的日均航班量恢復不及2019年,但旅客量卻可能反超疫情前——僧多粥少,那么機票漲價就是可以想見的了。
五一酒店價格上漲,除了旺季市場需求量大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影響。有數據顯示,疫情后,中國酒店業總供給累計下降26.0%、大量商家退出了市場;2023年市場復蘇,但酒店籌備開業、重新入市都需要時間——這個供需差,是酒店今年來不斷漲價的底層邏輯。五一旺季,可能只是再次放大了這個供需差的影響。
中信證券研究發現,以疫情期間的新加坡為例,其酒店業的供給水平多久才恢復正常?從入住率開始明顯改善的時間點算起,這個恢復期用了整整一年。只要市場需求存在,酒店“變貴了”這件事,也許會陪伴我們很長時間。
當然,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物價上漲總是需要管理的、不能無限拔高,這樣才能維護市場的良好秩序,才能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各旅游地在吸引游客層面也紛紛放大招。三亞目的地以消費券的形式,成功讓五一前的短暫淡季重新轉旺。
春節以來,三亞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直到這一個時段,三亞機場客流量對比2019年依然增加22%,但環比下滑了3%——信達證券分析師對此的判斷是“客流仍維持高位,但整體逐步進入淡季 ”。
三亞的動作很快,馬上在4月13日宣布發放3500萬元的旅游消費券,第一期旅游消費券即日起至4月26日發放,最晚可以延續到4月28日使用。其效果立竿見影。五一前一周抵達三亞的旅客大幅上升。攜程數據顯示,這一周,到三亞的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達到5倍。
香港則直接在五一期間開啟補貼,讓旺季更旺。4月17日,香港航空“買一送一”活動在國內旅行平臺開啟;活動延續到今年10月,覆蓋了五一、端午假期和國慶部分時段。
事實上,在這一輪補貼之前,香港的旅游熱度已經顯露。OTA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在今年五一假期內地出境機票預訂量Top10目的地城市中,香港排名第一;另外,這一周內地訪港游客總入境人次達540708人,日均人數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4.2%,創下1月以來的歷史新高。
香港選擇在五一這個機票普漲的節點做補貼,顯然是對這個假日抱有更大期待。補貼之前,就已經有大量旅客選擇香港;補貼之后,這更是一場雙向奔赴。今年五一香港旅游的最終表現,不可小覷。
長三角酒店訂單火爆出境游復蘇
截至4月19日,五一長線出游訂單占比接近70%,相較2019年高出6個百分點,長假出遠門的熱情更超過疫情之前。從酒店入住天數來看,住3天和住4天的人數占比均有增高,其中入住4天的人數占比增長最為顯著,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5個百分點。
同時,長線旅行迅猛復蘇也為國內景區帶來利好。報告顯示,截至4月19日,五一景區門票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超3倍。
相關OTA數據顯示,今年五一酒店熱門預訂目的地集中在長三角、成渝及京津冀城市群,而珠三角、長株潭城市群緊隨其后位列第二梯隊,區域間的集中效應明顯。
另外,旅游目的地之間也存在著溢出效應:熱門的旅游城市會帶動其周邊城市的熱度上升,甚至這些周邊城市熱度上升的百分比會超過熱門城市本身。例如,今年五一期間云南麗江市的預訂間夜量相比2019年增長了110%,而距離麗江70公里的劍川縣預訂間夜量相比2019年增長了460%,可以認為劍川承接了一部分麗江的外溢旅游需求,呈現出區域旅游經濟循環的特征。
除了地理上的溢出效應,溢出效應也有可能通過網絡話題發生:借助近期火爆網絡的淄博燒烤,今年五一期間淄博市的預訂間夜量相比2019年增長了1890%。而同樣以燒烤聞名的宜賓、錦州、延吉,預訂間夜量相較2019年同期也分別有780%、570%、330%的增長。烤串“串”起了城市之間的關聯及溢出效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五一期間出境游機票熱度超過疫情前。今年五一期間,出境機票搜索熱度同比2019年同期恢復至120%,出境游酒店搜索熱度同比2019年恢復至約70%。
出境游目的地分布上,66%的飛行意向集中在東南亞、日韓、港澳臺等亞太地區。同比2019年,東南亞增幅在50%以上,其他亞洲以及近來合作更加緊密的中東地區增幅超過100%。
從機票數據來看,出境客源地主要來自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尤其是上海,貢獻了30%的出境訂單。此外,蘇州、無錫也上榜出境游前10名的客源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