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海立股份(600619)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沖突、市場需求疲弱等復雜多變的嚴峻形勢,公司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的工作主基調,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營目標。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03億元,同比增長4.66%;實現歸母凈利潤3545.6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5.10億元,同比增長22.68%。 同日,海立股份發布2023年一季報。公告稱,公司2023年一季度轉子式壓縮機、新能源車用電動壓縮機銷量保持增長,表現良好。但由于并購的海立馬瑞利經營有待改善,影響整體盈利水平。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3.02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虧損2731.64萬元,利潤端小幅承壓。 壓縮機主業市場地位持續鞏固 海立股份是全球領先的壓縮機供應商,主要從事制冷轉子式壓縮機、制冷電機及鑄件、汽車熱管理系統及關鍵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行業深耕,逐漸形成“冷暖關聯解決方案及核心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兩大主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公司的轉子式壓縮機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在非自配套領域位居第一。 海立股份長期注重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創新,擁有壓縮機業內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打造了先進的機電產品研發及試驗設施、高素質的研發隊伍,形成了“機械技術、電機技術、控制技術、材料技術、冷暖技術、仿真技術、音振技術、工藝技術、智能制造、試驗檢測”等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技術集成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優化科技管理體制,扎實開展研發項目,通過推進海立科創中心建設,樹立壓縮機領域研發標桿;啟動建設先進電機及驅動技術共性平臺和新材料應用平臺金山基地,為產品持續賦能。 公司圍繞“節能、減排、節材”三大趨勢,順應新冷媒、高效、變頻、雙碳的技術發展趨勢,同步推進新能源車驅動電機及熱管理系統、小型高速壓縮機技術、熱泵CO2專用壓縮機等科研項目的研發,力爭技術先進,引領行業發展。 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海立股份不僅在家用空調領域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也是業內最早推出3馬力、5馬力等大規格轉子式壓縮機、熱泵專用壓縮機以及新能源車用渦旋壓縮機的先行者,取得先發優勢的同時,構建深厚的市場競爭壁壘。 這為海立股份帶來全球最優質且廣泛的客戶群體,包括海爾、海信、格力、奧克斯等國內領先企業,以及日本日立、大金,美國江森自控、特靈、開利,歐洲惠而浦、米勒等國際知名企業。 在技術和市場的共同驅動下,近年來,公司緊抓空調變頻化、非家用空調、輕商空調等市場機遇,積極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相關產品銷量的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在行業整體銷量下滑5.6%的逆境下,公司銷量不減反增,實現轉子壓縮機銷量2711萬臺,同比增長2.9%,進一步站穩行業前三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轉子式壓縮機憑借良好的性價比優勢已廣泛應用于輕型商用空調領域,如輕商柜機、單元機、家用多聯機、戶式水機、機房空調、儲能空調等。海立股份作為轉子式壓縮機大規格化的引領者,其大規格產品可覆蓋4—16匹全規格輕型商用空調,相比于家用空調領域,具備更高附加值,帶來新增量的同時,持續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此外,歐洲能源危機下,熱泵憑借高效率、低能耗的優勢,在采暖及供熱水市場迅速爆發,為國內熱泵產業鏈創造良好發展機會。海立股份是全球第一家推出轉子式熱泵專用壓縮機的供應商,并于2010年成功打開歐洲市場,有望在熱泵發展浪潮中率先享受行業紅利。 報告期內,公司緊抓雙碳、歐美能源價格高企、新冷媒新能效等市場和技術變革機遇,在非家用空調(NRAC)和輕型商用空調(PAC)領域取得亮眼成績。報告期內,NRAC和PAC壓縮機銷量突破至572萬臺,同比增長14.4%。其中,熱泵專用壓縮機銷量136萬臺,同比增長19%,增速表現良好。 汽零產業加快新能源業務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轉子式空調壓縮機供應商,海立股份秉持“守正創新”的發展戰略,在穩固空調基本盤的基礎上,謀求產業突破轉型。近年來,公司收購馬瑞利香港60%股權,與原有自主發展的新能源車車用電動渦旋壓縮機業務形成協同,聚焦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領域,加快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步伐。 海立股份的汽零產品主要包括傳統汽車空調壓縮機、新能源車用電動渦旋壓縮機、汽車空調系統、新能源汽車熱泵(空調)系統等。公司在中國、日本、美國、歐洲等地區擁有24個生產基地、9個研發中心和技術服務機構,面向全球,全力拓展新能源車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車用電動壓縮機產銷大幅增長,實現產量同比增長85.3%,銷量同比增長82.8%,獲得吉利、長城、東風日產、北汽、江鈴、集度等客戶10款車型新定點以及獲得吉利、長城等客戶7款車型新量產。同時,海立馬瑞利加快向新能源業務轉型,成功開拓了小鵬、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并實現了新能源車熱泵系統、新能源車用溫水加熱器等重要新產品的量產。 2023年一季度,公司持續開拓新能源車客戶,新能源車用電動壓縮機獲得吉利、長城、東風日產、東風嵐圖等客戶多款車型新定點,海立馬瑞利的汽車空調及壓縮機獲三菱、大發、鈴木等客戶多款車型新定點。 海立股份之所以能高效快速的拓展新能源車客戶,與其精準把握行業發展新機遇、開發前沿新品的能力,以及多年技術的沉淀緊密相連。2023年,公司圍繞“車用熱管理系統”開展科研創新,整合內外部資源全力推動研發下一代產品,包括低電壓ETS34L車用壓縮機、800V/10KW溫水加熱器、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關鍵部件等。 在2023年的第二十屆上海車展上,海立展出重磅新品——800V超低溫熱泵電動壓縮機,成為全場焦點。這是公司在布局車用熱管理核心部件以來的一大突破性產品,樹立起新能源領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目前,新能源車仍存在里程焦慮痛點,補能成為用車體驗的最大短板,利用高壓平臺進行超級快充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因此基于高壓電氣平臺架構的產品必不可少。 海立股份瞄準行業風口,面向高壓平臺推出了型號為ETH45的800V電動空調壓縮機。據了解,800V電動空調壓縮機將于2024年2月正式量產,并率先搭載在吉利新能源重卡遠程相關車型上。 隨著中國新能源車的進一步發展,海立股份表示將對產品做平臺化的設計開發,進行關鍵技術的前端研究,在新能源之路上砥礪前行,以期在全球占據重要地位。 完善產業鏈布局鞏固競爭力 在海立股份的“十四五”規劃中,公司提出要鞏固發展冷暖關聯解決方案及核心部件原主業;重點發展新能源車領域,計劃2025年汽零第二主業營收及利潤規模占比達50%。 為完成汽零產業整合協同,加快向新能源業務轉型。報告期內,海立股份加大資源投入,完成蕪湖熱交換核心零部件工廠一期投產,各項布局調整工作進入評估和啟動實施階段。同時,公司不斷推進蕪湖產業集群建設,啟動建設新增65萬臺新能源壓縮機項目。 此外,公司圍繞主責主業、優化結構、提升競爭力,積極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包括在鄭州與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合資設立海立控股壓縮機工廠項目,通過產業鏈的縱向合作,充分發揮規模集約與定制化生產的優勢,推動產品提質降本增效。 在全球化布局上,公司將聚焦海立馬瑞利運營管理提質,加快整合速度,將其打造為打開全球市場的一柄尖矛。根據年報,公司將全面掌握海立馬瑞利全球業務開展情況,針對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逐項分析和措施制定;加強公司頂層設計,推進組織優化及文化融合,改進公司治理體系,提升全球總部管理能力;優化全球工廠與產線布局,發揮集團整合協同效應,降本增效,加快改善經營業績。 中長期來看,一方面,我國百戶居民家庭空調保有量相比日本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增長空間,轉子壓縮機在大規格產品中形成替代渦旋壓縮機的趨勢,以及雙碳背景下熱泵高節能優勢,為公司轉子壓縮機提供不錯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全球新能源車仍處于起步階段,新能源車保有量在需求最強的中國市場僅僅達到3%,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汽零板塊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強勁引擎。 從白色家電進軍汽車零部件,從核心零部件發展系統集成,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化布局,這些年來,海立股份始終在轉型發展之路上健步如飛。展望未來,公司表示,將以“堅持技術引領導向、全方位推進國際化、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塑傳承企業文化、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全面提升總部能力”為重要支撐,向“成為全球冷暖專家”的愿景持續邁進。 責任編輯:于德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