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國新辦就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
付凌暉還表示,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逐步增強,宏觀政策顯效發力,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考慮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基數比較低,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顯加快。三四季度隨著基數的升高,增速會比二季度有所回落。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上看,一季度經濟回暖增速超出市場預期。推動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在于消費反彈,以及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從生產端來看,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速明顯回升,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個百分點。
從需求端來看,隨著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預期改善,帶動市場銷售擴大,服務性消費回升明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上年四季度為下降2.7%。從服務零售恢復情況看,回升態勢良好。其中,餐飲收入增長13.9%。
從投資端來看,投資平穩增長,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與上年全年持平。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8.8%、7%。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消費引擎來看,圍繞著廣大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用”的基礎性消費有望在增量提質的過程中釋放潛能。從投資引擎來看,高新技術投資有望快速增長,并為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提質增效創造條件。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生產生活秩序回歸正軌,經濟逐步回暖。一季度經濟增長中有三大亮點:一是消費特別是服務需求相關的消費,以及房屋銷售明顯回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此前積壓需求的集中釋放;二是在內外需的共同驅動下優勢產業如汽車、電氣機械及器材等行業生產、投資維持高位;三是基建投資維持韌性,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景氣度提高,為經濟增長提供助力。
“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需不足的問題,宏觀調控需要繼續把恢復和擴大內需置于優先位置。”程實表示。
談及主要支撐全年經濟增長逐步回升的因素,付凌暉強調,消費拉動作用逐步增強。隨著就業形勢改善、促消費政策發力和消費場景增多等,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有望提升。同時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的大宗消費,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農村市場提質擴容,這些政策都有利于消費的持續增長,帶動經濟增長。
“投資穩定增長有望持續。”付凌暉表示,下階段,隨著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行業創新發展持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投資增長。同時,隨著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釋放,房地產銷售出現積極變化,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有望逐步企穩。
付凌暉表示,產業轉型升級帶動作用增強。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促進產業升級發展,5G網絡、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發展,新產業不斷涌現,一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3%,產業技術密集程度穩步提升。同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新產品需求擴大,傳統產業節能降耗改造增多,帶動作用也在增強。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