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多家房企2022年報出現業績虧損。據不完全統計,已有50余家港股上市房企、超40家A股上市房企出現業績虧損,而存貨減值計提是虧損的主要原因。
一位財務專家表示,存貨減值,實際是在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原成本時,公司出于審慎考慮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但只要公司資產質量好,這部分就并不是真的虧損,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存貨減值會增加;而市場好轉時,存貨減值也能回調回來。因此,好的資產質量成為房企未來利潤護城河。
剛剛宣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的融創今日發布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融創核心凈虧損138.6億,較去年減少約114.4億,同比減少約45.2%。存貨減值也是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剔除公允價值調整及物業減值撥備影響后的毛利率為9.4%。
上述財務顧問表示,從行業來看,很多房企2021年年報都沒做存貨減值計提,從2022年才開始考慮到存貨減值的影響。融創連續2年都做了充分計提,可以看出融創對財務這塊還是很謹慎。但計提減值造成的利潤虧損屬于‘浮虧’,后續待市場逐步恢復后,前期計提的減值將視情況轉回,不會對現金流和企業經營帶來影響。
“房企普遍虧損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市場下行、銷售遇阻。未來的市場大勢成為房企活下去的決定性因素。”一位機構分析師對表示,目前,在防風險、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等政策方向下,房地產銷售市場正處于緩慢復蘇過程中,2月份疫情積壓的購房需求集中釋放,3月份相比2月成交出現了一定下降,市場大的修復態勢沒有改變。預計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不斷向好、老百姓信心的恢復,下半年銷售市場會逐步好轉。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