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助力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制定《城市副中心 新型電力系統10kV及以下配電網設施配置技術規范》,對標國際先進,規定了城市副中心新型電力系統10kV及以下配電網的網架結構、設備設施等技術要求。標準實施后,將增強分布式電源和多樣化負荷接納能力,促進源、網、荷、儲各側資源協調發展,為建設智能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技術支撐,促進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二是積極發展文化旅游消費。修訂《“北京禮物”旅游商品店基本要求及評定》,對“北京禮物”旅游商品店的基本要求、設施要求、服務要求,以及評定要求等進行規范。該標準新增了引導標識要求,規定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共服務設施引導標識;強調店內通道應流線通暢,避免死角;應做到平等待客、童叟無欺、尊重顧客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等。標準實施后,將以加快培育“北京禮物”品牌發展理念、提升“北京禮物”商品店服務和管理水平為目標,充分發揮企業主體積極性,推動首都旅游文創企業發展,滿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長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三是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制定《農村污水處理廠站運行維護技術規程》,針對農村污水處理工藝特點,對具體運行維護工作進行了規定,涵蓋污水收集管網、生物處理、污泥處置、水質檢測、運行記錄、日常管理等各項技術要求,為本市1200余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標準化運行維護提供技術支撐,為保障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安全穩定運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奠定堅實基礎。制定《鄉村地區交通設施規劃設計標準》,對農村公路、村莊道路、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車場等設施新改擴建設進行規范,有利于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是支撐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管理。制定《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范》,對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的一般要求、運營與服務管理要求、評價改進等方面進行規范,著力提升充電設施在選址、驗收、運營、維護等各環節的安全水平。通過制度建設和人員管理,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通過充電設施運營單位的維護管理,場地管理方的日常管理,雙方共同協作消除潛在安全隱患,提升充電設施現場安全管理能力;通過明確交流充電樁、智能充電插座、充電柜、換電柜的充電服務要求,提升充電設施服務質量和用戶使用滿意度。標準實施后,將逐步推動本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統一接入市級管理平臺,為近500萬輛電動自行車提供安全可靠的充電服務,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提升就業服務質量。修訂《公共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規范》,從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要求等方面對公共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進行了全面規范優化。一方面突出公共就業服務特色,強調通過提供公益性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對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勞動者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另一方面堅持與時俱進,增加線上招聘有關內容,修改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有關要求。標準實施后,將有助于深入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推動落實人力社保服務“全城辦、同標辦”,確保服務對象就近就地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均等的公共就業服務。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含本批標準,現行有效北京市地方標準突破2000項,累計達2026項,其中支撐城市治理的標準占比83.3%,主要分布于規劃建設、城市管理、綠色低碳、公共安全、社會服務與衛生健康等領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