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近期手機市場有些許訂單下來,但手機上游供應商們似乎也高興不大起來。
“現在手機市場上有釋放一些項目出來,但是ODM廠商給出的目標價太低。”
針對如今的智能手機市況,有業內人士直言到,“相較于以往,如今ODM廠商給出目標價格低的超乎想象。”
太低的價格,使得手機供應鏈端在爭搶訂單方面,沒有以前那么的激進。據集微網從手機上游供應鏈端了解到,如今手機產業鏈陣痛加劇,除了價格低以外,龐大的產能儼然已成為手機上游廠商們最大的累贅。
龐大的產能成最大累贅
早年間,龐大的產能成為手機供應鏈廠商們進入TOP級手機品牌供應鏈體系的入場券,同時成為與同行競爭的有效砝碼。
然而,進入到2022年,這一打法已然并不適用。
相反,誰的產能越大,誰就會越頭疼。而這一切的背后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大幅萎縮所產生的供過于求所導致。
而一系列的連鎖反映也使得今年手機上游供應商們的經營難度系數更高。據一位深耕手機產業鏈的人士透露,今年的1、2月份終端基本上沒怎么下單,在隨后的3月份雖然說手機廠商們有釋放出訂單,但是給出的目標價太低,而且低的超于想象。
換句話來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手機市場不僅缺單,同時價格的博弈更甚。有業內人士更是直言到,過低的價格,甚至是讓供應商心生接不到單,也無所謂的想法,因為接了也是虧。
“現在大家都頭疼,手機市場太卷了。”另外一位業內人士進一步補充到。上述中的一位業內人士更是透露,去年整個手機市場不佳之時,體量較大的手機供應鏈中有廠商出現了頗多的庫存情況。
也因為此,使得其陷入頗為被動的局面。隨后,人員流失的現象亦出現,進入2023年手機市場不容樂觀進而使得其“陣痛”加劇。
由此可見,一方面是去庫存、產品毛利率下滑的壓力,另外一方面手機市場的不景氣更是直接對手機上游廠商造成沖擊。
有業內人士更是頗為無奈的說到,現在大家都很困難,今年手機上游廠商中可能會倒閉一些企業。據集微網觀察發現,由于手機訂單的下滑,體量大的手機上游供應商今年更是出現裁員現象。
而有大廠更是宣布因受大環境影響,訂單量驟減,進而安排一部分人員放假。其實,不單只是大公司,就連體量較小的公司生存也是十分的艱難,它們不僅面臨訂單大幅萎縮的情況,同時資金也頗為緊張。
此外,據集微網從供應鏈處獲悉,除了手機市場以外,非手機市場上游供應商的經商環境也不太樂觀,因為它們同樣存在較多的呆滯產品,值得一提的是,與手機市場的標準品不同的是,非手機市場具有定制化的特點,因此呆滯品的消耗難題亦難解決。
“下半年手機市場的好壞,取決于上半年的接單情況”
手機市場何時回暖?今年是否會回暖?都成為手機產業鏈人士共同關注的問題。
不過,有一點頗為肯定,那就是今年手機市場不大會好。日前,根據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出貨將減少11.8%,僅11.14億顆。主因智能手機出貨衰退與AP庫存去化,包括聯發科、高通與蘋果等前三大AP供應商出貨皆將減少。
要知道,據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2.1億部,創2013年以來的最低年度出貨量。因此,這也就意味著2023年手機市場將比2022年更差。
而談到手機市場何時回暖這一問題時,有業內人士更是直言到,3月份,手機市場稍微好一點,但是這個好也只是相對的,相對于前兩個月來講它是好一點,但是這個好不是說整個行業回暖了。
該人士進一步補充到,至少我覺得上半年應該還是會比較淡吧,不過下半年回暖的希望還是比較大。
在其看來,下半年手機市場回暖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下半年一個原因是可能會有新的產品出爐,再加上上半年各個手機品牌去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下半年手機品牌廠商也都會發布新的機型,進而拉動手機市場回暖。
而對于上述這一言論,另外一位業內人士則直言,手機市場的回暖時間目前還尚不好說,主要還是要看上半年的下單情況,如果上半年下單情況較佳,且節奏正常的話,那么下半年市場可能會回暖。
但有人也給出了不同的意見。該人士表示,國內換機潮衰退明顯,今年可能也不太行,期待2024年。
由此不難看出,過多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困擾著手機市場,而反觀整個手機市場的現狀,如今,在手機訂單大幅驟減的情況下,對于整個手機供應鏈端而言,可能會存在做的多,虧的越多的情況,因此,如何控制產能可能正考驗著每一位手機上游供應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