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人老耳背是一種自然規律,但實際上,聽不見現在是可以用科技來改善的,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質量,是錦好醫療的初心。
2009年的廣東外貿發展如火如荼,王敏在惠州開啟了創業之旅。從市場需求與外貿經驗出發,他們進軍助聽器生產行業,2020年起,加大投入研發力量,開展數字助聽器芯片和算法的開發設計,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2021年,錦好醫療登陸北交所,成為“中國助聽器行業第一股”。
當前的錦好醫療已經是一家集助聽器芯片設計、產品研發、自主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王敏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創造正在崛起,品牌強國勢在必行。作為民族助聽器領先企業,錦好醫療一直在積極推動著行業轉型升級,在如今自主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錦好醫療毅然決定開啟品牌升級戰略,用切實行動為民族品牌的發展探索更有效的路徑,助力中國醫療科技產業的騰飛。
打造適合國人的有聲陪伴
20世紀初,外貿市場活躍的廣東吸引著無數創業者,王敏便是其中之一,從湖南到深圳,他扎根在外貿行業多年。擁有陶瓷、五金設備的從業背景,在創業之時卻選擇助聽器這一醫療電子領域。
市場上國內品牌的稀缺性是他選擇助聽器行業的原因之一,王敏介紹,當時我國的助聽器都是靠國外進口,價格相當昂貴,進入這個領域是為了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同時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
助聽器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屬于康復醫療器械中的認知言語視聽障礙康復設備,用于聽力損失患者的聽力補償。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擁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人數約在7000萬-1億人之間,而佩戴率卻不足5%,但是其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產品的規格無法滿足國內的人群,也就是產品的差異缺陷,價格昂貴、產品不符合國人佩戴習慣都是痛點。
2011年,王敏成立了惠州市錦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他在醫療器械行業的創業之旅。有著多年外貿銷售經驗的王敏對公司發展有著清晰的判斷,基于原有的外貿功底,錦好醫療開啟了先海外,再國內的發展布局。
國外市場方面,王敏通過展會、電商平臺進行品牌宣傳和產品介紹,將自己的產品優勢及產業生產優勢展現于海外,同時生產制造業務延續了錦好醫療之前所沉淀的技術,為國際品牌代工生產助聽器。
國內市場,妹妹王芳是王敏最好的事業搭檔,畢業于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擅長市場營銷及企業管理,在錦好醫療擔任總經理兼營銷總監,她的到來無異于如虎添翼。
在產品布局上,王芳向全國各地布局市場, 城市自營店;在產品設計上,加強中國元素,基于中國語言、中國情景、中國人耳道三個層面來進行產品升級,同時開發出 古代五音律的讀法“宮商角徵羽”,從古典音樂為切入點來進行品牌升級,在國內也迅速打開局面。
憑借著多年的技術積累,加上對中國人需求的了解,錦好醫療推出全新品牌定位“更適合中國人交流的助聽器”,把多年來享譽世界的技術運用到為國人創造價值的領域,徹底打破中國人難以買到滿意助聽器的局面。
2021 年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并成為“中國助聽器第一股”。北交所上市為公司發展帶來了新助力,王敏介紹,上市是公司發展的新起點,成功上市擴大了公司知名度,同時,上市募集的資金助推公司業務高速發展,提升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的信心。最重要的是作為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資本市場的各種金融工具,不斷吸納優秀人才和合作資源,助推公司持續高水平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從制造到“智造”
站在當前,一個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研能力。錦好醫療在科研領域的不斷投入為自身構建起護城河。
2020年,錦好醫療成立子公司芯海聆進行數字助聽器芯片的研究開發及設計工作,成為國內首家擁有自主芯片和算法的助聽器企業。
錦好醫療是國內首家自主數字助聽器芯片量產商用的公司,解決了國外卡脖子的風險,助聽器芯片99%的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目前我們的芯片在核心技術上均有突破,可以平替部分進口芯片,成本僅是原來的1/3。隨著自主芯片的不斷完善和應用,自主聲音算法的豐富和迭代,公司將構筑強大的核心技術壁壘和競爭優勢。
王敏介紹,助聽器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一方面將增加記憶能力、重新編碼能力、抗噪、聲源定向定位、音質定位等多種功能;另一方面,助聽器本身可通過互聯網與其他智能電子終端設備互聯。
“我們現在也在搭建自己的聲學實驗室,聲學對于人類的健康是有很大幫助的,搭建的這個聲學實驗室,就是想要讓我們用戶在失去聽力后還能恢復以前的效果,聽到聲音、沒有負擔的還原真實的聲音。”王敏表示,還原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怎么讓聲音真正補償給用戶,用戶也確實找不到與原聲的差距。現在國外也花了很多研發的資本去研究這個技術,去靠近它,做到0失真,通過優化材料、算法等,進行顆粒度更細的技術迭代。
正是多年的技術研發與積累,錦好醫療連續榮獲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國家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助聽器上市企業。作為全球知名的助聽器品牌,錦好醫療一直不斷地追求卓越和創新,產品相繼榮獲了德國紅點設計獎等國際重大獎項。公司專注于助聽器研發、生產與銷售,自成立以來,錦好醫療取得了美國FDA、歐盟CE認證,以及IS0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證書等。
持續推進海外市場,惠及全球聽障人群
全球助聽器市場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瑞聲達、峰力、西嘉、奧迪康、唯聽、斯達克等全球六大助聽器集團子品牌占據全球市場接近9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掌握了助聽器最領先的核心技術。
作為珠三角地區的外向型企業,錦好醫療自成立以來就著力于深耕海外市場,志在樹立民族品牌,與國際巨頭并肩,為全球聽力障礙人群告別無聲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的海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85%以上,在國際市場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業務布局上,錦好醫療銷售渠道覆蓋歐洲、美洲、亞洲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千萬用戶提供聽力產品與服務。
2015年,公司助聽器獲得歐洲CE認證和美國FDA認證,從此開啟民族助聽器品牌通向世界市場的大門。公司先后與歐洲健康生活領導品牌德國博爾樂、日本知名電視購物公司等建立合作關系,并進入國際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家樂福、CVS 等銷售渠道。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在線查詢平臺獲取的數據,2018 年至今,公司助聽器產品的出口銷售數量和出口銷售金額占全國境內助聽器產品出口數量和金額保持著較高水平。以2021年為例,錦好醫療助聽器出口銷售數量占全國境內助聽器出口銷售數量的比例達到11.75%,成為國產助聽器行業出口創匯龍頭。
一方面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要引進來,隨著美國 OTC 市場的啟動,以及新冠疫情影響的逐步減弱,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迎來復蘇和增長,公司將加大歐美市場的開拓力度。王敏表示,公司將著力發掘和引進人才,發展自有品牌和反哺國內市場。
內驅力源自身邊的人
回顧十多年的創業經歷,王敏表示,公司發展的過程,從小到大,克服了一個個的困難,爬過了許多大山。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是小家的事,上升到國,是在當前老齡化時代如何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大事。
王敏稱,國外助聽器在中國賣得非常貴,用得起的人非常少,但是中國老年人口中有聽損的人占據了30%以上,這么大的人群用不起助聽器,其實是很影響他們晚年的質量,影響他們和子女的情感交流。
“從家到國,我們做這個事業是很有意義的,也是我們的內驅力。我們定了個目標,要做助聽器的第一品牌,要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助聽器,普惠國民。”兄妹倆達成一致的信念。
此外,錦好一直在開展系列的公益項目,例如聯合殘疾人聯合會、三甲醫院到各基層進行聽力健康知識科普、公益篩查;和如意樹機構走進西部邊遠山區對聽障特困戶捐贈了3250臺助聽器;疫情期間對惠州市民捐贈防疫口罩、到養老院捐贈血氧儀等;還有現在一直延續在開展的《聽力關愛萬人行》的項目,走進社區、基層鄉鎮,為廣大老百姓進行免費的聽力健康檢查(耳道生理檢查和聽力損失程度檢查),目前已服務1.6萬人次。
王敏介紹,后續也希望可以聯合平安私行的力量,進行深度合作,為社會賦能,守望家國長盛。
平安私人銀行“企望會”平臺正契合這一需求,在企望會,平安私人銀行為更好地全方面服務企業家群體,為企業家提供了包括投融資、財富規劃、私享生活、經營賦能在內的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企業家不僅能夠在這里得到個人、家族、企業經營的服務,更能有多種慈善公益形式為社會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