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場回顧
上周滬深300指數上漲1.71%,上證綜指上漲1.87%,深證成指上漲0.55%,創業板指下跌0.27%;分行業來看,上周漲幅前三為:
通信板塊漲幅第一,主因運營商近期受益于“中”字頭概念漲幅較大;
建筑裝飾板塊漲幅第二,主因板塊中央企數量較多,近期受益明顯;
傳媒板塊漲幅第三,主因ChatGPT概念近期有延展擴散態勢;
上周跌幅前三為:
電力設備板塊跌幅第一,主因新能源近期業績端和政策端未超預期;
汽車板塊跌幅第二,主因前兩月相關數據未超預期;
有色金屬板塊跌幅第三,主因金屬價格近期走弱且稀土存在相關利空。
中歐觀點
上周市場滬強深弱,市場對央企和國企概念熱度提升。盡管國內經濟快速重啟、免疫屏障迅速建立,但各行各業的疫后復蘇表現并不相同。得益于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生活服務業實現強勁復蘇,春節假期后制造業的復產復工速度也較去年加快。然而,部分行業的復蘇步伐仍然較為緩慢,并且面臨若干阻力因素。未來一段時間偏成長和防御行業配置為主的機構可能將出現更多向價值和周期行業的配置傾斜。預計接下來市場表現可能趨于平淡。未來偏周期類行業,尤其是受抑制需求恢復較快的領域有望獲得更多資金青睞。
配置建議
預計復蘇仍是國內經濟中長期的趨勢,但耐用品復蘇的空間受限、出口下行將驅動市場展現出更多結構性機會。經濟企穩預期之下,周期行業的估值有望先于經濟數據的改善提前獲得修復,因此短期的市場調整將貢獻較好的年內再配置機會。建議關注其中受益政策預期的非銀金融和地產鏈消費、投資端復工預期帶動的建材和建筑行業以及可選消費相關的醫療服務、線下娛樂和白酒等。
對于債券市場,節后長端利率橫盤一個月,市場認為復蘇的持續性和強度需要時間驗證。只要復蘇斜率不出現明顯轉弱,市場也會逐步認可經濟復蘇的現實。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