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輪疫情影響,2022年1季度旅游市場數據明顯弱于去年同期。文旅部發布2022年1季度和元旦、春節旅游數據,兩個小長假跌幅在6%左右,1季度整體旅游人次跌幅將近為20%:元旦、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0.52億人次、2.51億人次,同比分別減少5.3%、2.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分別為255.09億元和2891.98億元,同比分別減少6.6%、3.9%。1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8.30億,同比減少1.94億,下降19.0%;國內旅游收入0.77萬億元,同比增加0.03萬億元,增長4.0%。2022年為文旅市場邁入疫后第三年,本就遭受重創的旅游業再次陷入停擺,不少文旅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2022年1季度艱難復蘇的文旅集團,發展表現到底如何,本文通過其財報業績來進行分析。
2022年1季度文旅集團營收利潤表觀察,營收同比稍微縮減,凈利潤同比降幅為75%,7成文旅集團虧損
根據邁點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共有46家文旅集團發布2022年1季度度財務數據。營收規模合計約為395.56億元,營收均值為8.79億元。其中,超過100億元的和50億元分別為1家,為中國中免和華僑城A(74.73億元);營收在10-50億元的有文旅集團有5家。分別為華僑城A(41.98億元)、王府井(33.14億元)東方園林(20.53億元)、同程旅行(17.18元)和中青旅(13.81);營收不足10億元的有20家,數量最多,營收不足1億元的有19家。
從2022年1季度度營收同比增長情況來看,46家文旅集團發布營收同比均值為-1.70%。其中,正增長的有16家,同比均值為55.56%,同比增長最高的3家集團分別為復星旅游文化、*ST海創(241.84%)和長白山(101.32%)。其中,復星旅游文化營收上升主要是由于集團于Club Med的營業額攀升,約為33.68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約為506.4%,且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約84.5%。負增長的為30家,同比均值為-32.24%,同比跌幅最大的3家集團分比為宋城演藝(-72.16%)、*ST騰邦(-86.44%)三湘印象(-86.45%)。
從2022年1季度營收凈利潤情況來看,共有45家文旅集團發布凈利潤數據,總和約為14.32億元,平均凈利潤3183.10萬元,僅有13家凈利潤為正。凈利潤最高的為中國中免,但1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其月份業績也呈現明顯分化,1-2月主營業務保持較快增長,但3月以來,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局部暴發的不利影響,公司經營受到較大沖擊。32家文旅集團出現凈利潤虧損,總虧損約為25.72億元,虧損最高為新華聯(4.48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為3.8億元,虧損幅度擴大。
從2022年1季度凈利潤同比來看,45家文旅集團凈利潤同均值為-74.74%,13家凈利潤同比為正,32家為負,僅有2家凈利潤同比超過100%,為鋒尚文化和國旅聯合(170.87%)。虧損超過100%的有13家,虧損同比降幅最大的分別為天目湖(-585.02%)、奧雅設計(-570.08%)和云南旅游(-283.9%)。天目湖稱虧損是由于國內疫情形勢仍然復雜,旅游出行仍受熔斷機制鉗制。
 2020-2022各季度文旅集團營收對比,遭受新一輪疫情影響,2022年1季度數據僅好于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1季度表現
邁點研究院對36家文旅集團2020-2022年各季度營收數據進行盤點,數據顯示:2021年各季度數據整體好于2020年;疊加疫情因素,4季度為傳統的旅游淡季,2021年4季度和2020年4季度數據表現較差,2021年4季度比起2020年4季度更為慘淡;2022年1季度數據僅好于2020年1、2季度和2021年1季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1月份國內民航和鐵路客運量環比上均呈上升態勢,其中民航客運量同比下降2.2%,鐵路客運量同比上升13.7%;2月份受春節假期出行及節后返回常住地等因素影響,民航及鐵路客運量均環比上升6%,同比2021年顯著提升約30%;3月份由于國內疫情形勢惡化,客運量指標大幅下降近50%;一季度民航及鐵路客運量同比分別下降25%、13%,大約只有疫情前的五成水平。營收縮減的同比一方面表現出強力的疫情管控政策對行業的余波,另外一方面也展現出后疫情時期文旅集團產品服務對業績提升的后勁不足。
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顯示:一季度旅游經濟運行綜合指數為95.60,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了9.7和3.3,處于景氣榮枯線以下并呈下降趨勢,企業家信心指數波動下行。在這兩年本就遭受重創的旅游業再次陷入停擺,不少文旅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在此背景下,國家發改委、文旅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針對性地推出包括7項旅游業專項政策、10項適用于旅游業的普惠性政策,以及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等。各省市和地方政府隨后發布了一系列針對等市場主體的幫扶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注:這36家文旅集團為:中國中免、華僑城A、東方園林、同程旅行、中青旅、新國脈、華強方特、新華聯、探路者、云南旅游、曲江文旅、嶺南控股、國旅聯合、峨眉山A、三湘印象、三夫戶外、黃山旅游、ST凱撒、金馬游樂、宋城演藝、九華旅游、西安旅游、三特索道、天目湖、麗江股份、錦旅B股、眾信旅游、大連圣亞、桂林旅游、長白山、西藏旅游、張家界、*ST東海A、西域旅游、*ST海創和復星旅游文化。
2022年1季度文旅集團資產負債表觀察,資產和負債相比于同期基本沒有變化,45家文旅集團股東權益率均值為52.98%
2022年1季度資產及同比來看,45家文旅集團資產總值為8488.9億元,資產均值為188.64億元。資產總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共9家;資產總值在10-100億元之間為33家;不足10億元的共3家,分別為西域旅游、國旅聯合和*ST東海A。45家文旅集團資產同比均值為0.58%,資產相比于同期基本沒有發生變化。資產同比正增長的共21家,同比負增長的為24家,同比增長最高的為西安旅游;同比增長最低的為華誼兄弟(-35.66%)和ST凱撒(-22.71%),2022年5月6日,凱撒旅業(000796.SZ)變更為“ST凱撒”,受疫情影響近兩年累計虧損13.88億元,流動負債合計金額超過流動資產合計金額10.96億元,持續經營能力產生受到市場投資重大疑慮。
2022年1季度負債情況來看,45家文旅集團負債總值為5535.3億元,負債均值為123.0億元。負債總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共7家,分別為華僑城A、新華聯、東方園林、中國中免、王府井、華強方特和棕櫚股份;負債總值在10-100億元之間為19家;不足10億元的也為19家。45家文旅集團負債同比均值為2.55%。負債同比正增長的共22家,同比負增長的也為22家,一家未公布,為華強方特,同比增長最高的為西安旅游;同比增長最低的為*ST東海A(-56.13%)。45家文旅集團資產負債率均值為47.01%,高于均值的有22家,低于均值的為23家。通常而言,資產負債率在40%-60%之間較為合適的健康狀態,也就是說,50%的資產負債率屬于風險相對可控的范圍之內,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超過60%屬于常見情形,如新華聯和華僑城A等,均大大幅度超過這一數值。
2022年1季度股東權益情況來看,45家文旅集團股東權益總值為2953.95億元,股東權益均值為65.64億元。股東權益總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共6家,分別為華僑城A、中國中免、王府井、同程旅行、東方園林和華強方特;股東權益總值在10-100億元之間為26家;不足10億元的為13家。45家文旅集團股東權益同比均值為-5.11%,呈現縮減態勢。股東權益同比正增長的共20家,同比負增長的為23家,同比增長為0的有1家,為黃山旅游,1家未公布,為華強方特。同比增長最高的為王府井;同比增長最低的為*ST騰邦(-2076.26%),目前已被終止上市。45家文旅集團股東權益率均值為52.98%,高于均值的有23家,低于均值的為22家。通常而言,股東權益比率應當適中,如果權益比率過小,表明企業過度負債,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而權益比率過大,意味著企業沒有積極地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來擴大經營規模。
2022年1季度文旅集團現金流量表觀察,經營和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分別為-147億元和-64億元,籌資活動總值不足20億元
一般而言,如果本期現金凈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增強,財務狀況得到改善;反之,則表明公司財務狀況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公司的現金凈流量過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這部分資金,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來自主營業務的現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發展的穩定性也就越強;公司的投資活動是為閑置資金尋找投資場所,籌資活動則是為經營活動籌集資金,這兩種活動所發生的現金流量,都是輔助性的,服務于主營業務的,這一部分的現金流量過大,表明公司財務缺乏穩定性。
2022年1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及同比來看,45家文旅集團總值為-146.79億元,均值為-3.26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正的有8家,分別為三峽旅游、三湘印象、*ST雪發、國旅聯合、棕櫚股份、宋城演藝、*ST東海A和東方園林,為負的有37家,其中9家超過1億元,分別為曲江文旅、嶺南控股、ST凱撒、華強方特、王府井、中青旅、同程旅行、中國中免和華僑城A。45家文旅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均值為-95.47%,高于均值的為28家,低于均值的為17家。
2022年1季度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及同比來看,45家文旅集團總值為-64.30億元,均值為-1.43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正的有10家,分別為鋒尚文化、三夫戶外、西安旅游、華誼兄弟、九華旅游、眾信旅游、ST凱撒、峨眉山A、祥源文化和三湘印象,為負的有35家,其中14家超過1億元。45家文旅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均值為701.57%,高于均值的為2家,分別為祥源文化和三夫戶外(3061.92%),遠高于其他文旅集團,拉高了均值。
2022年1季度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及同比來看,45家文旅集團總值為16.05億元,均值為3649.79萬元。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正的有13家,為負的有30家,1家為0,為*ST海創,1家未公布,為*ST騰邦,有8家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超過1億元,分別為同程旅行、華強方特、中青旅、棕櫚股份、張家界、牧高笛、三湘印象和桂林旅游。45家文旅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均值為131.93%,高于均值的為9家,分別為長白山、同程旅行、三湘印象、中青旅、大連圣亞、曲江文旅、棕櫚股份、牧高笛和三夫戶外;低于均值的為32家,有4家未公布同比數據。
2022文旅集團業績展望,中長期文旅業有望持續回暖,產業轉型、供給側改革、消費同頻的文旅大變革時代正在到來
根據文旅部統計數據,2022年五一假期國內旅行出游1.6億人次,同比去年下降30%,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6.8億元,恢復至疫前的44%,恢復程度比清明假期提升近五個百分點;人均消費404.25元,同比去年下降18%,環比清明約提升61%。近期我國防疫壓力加大,對旅客消費意愿與信心造成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形勢好轉以及防控措施常態化,國內文旅消費的需求與潛力依然旺盛,旅游行業有望持續回暖。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廣泛而深遠,文旅集團都在“黑暗”中堅守。文旅行業正承受著巨大壓力“負重前行”,各級政府均看到了行業面臨的困難處境,從各個方面為行業“松綁減負”,預計各地還會有多項紓困政策出臺,文旅企業可在政策范圍內做好業務調整,為后續的發展做準備。另外一方面,山東、浙江、湖北等地呈現火熱的投資態勢,這些投資主要分布在鄉村旅游、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康養及景區等細分領域,尤以鄉村旅游最突出,根據文旅項目投資脈絡來看,鄉村旅游、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康養項目的投資還將走熱,這也契合了當前產業轉型、供給側改革,以及消費需求的大脈絡,大變革時代,文旅業的明天定不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