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投資者的基金持有體驗,華安基金積極參與基金投顧業務試點,于2022年2月正式開始向客戶提供基金投顧服務。近日,華安基金發布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一周年的服務數據。截至2023年1月末,華安基金投顧業務累計服務客戶近3萬人,累計簽約金額超11億,華安基金投顧客戶的留存率超過75%,復購率超過50%。 試點起步之初,行業已有諸多成功實踐案例,華安基金在借鑒行業經驗的基礎上,對基金投顧服務的使命價值以及業務模式進行了充分的思考。華安基金認為,投顧的核心價值在于幫助客戶實現長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基金投顧服務應力爭把投資凈值曲線真正轉化為每個客戶賬戶的資產曲線。投顧服務不應單純關注組合策略的凈值,而應以客戶賬戶的真實收益水平為核心,聚焦客戶長期信任關系的建立維系,著力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為實現這一目標,投顧機構需要轉變思路,以“客戶利益優先”為第一原則來設計業務環節;需要拓展能力,從“能管理好基金產品”到“能管理好客戶賬戶”。過去一年,華安基金始終圍繞這一課題,結合系統自主創新優勢,探索出了“個性化的顧、專業化的投”的服務模式。 個性化的“顧”,貫穿投資全程 為客戶量身定制服務計劃 華安基金以每個客戶的授權賬戶為載體,提供了個性化的“顧”,陪伴客戶投資全過程:投前,充分發掘客戶的投資偏好、投資方式、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等投資需求,為每個客戶量身定制投顧服務計劃并匹配相應的投顧組合策略。投后,及時監測市場情況、每個客戶賬戶的盈虧情況等,在符合其風險偏好及合理投資意愿的前提下,有序審慎調整投顧服務計劃,并將陪伴內容分類,在客戶賬戶持倉層面向其精準推送展示,便于客戶及時查看與自己賬戶表現實際相關的內容。 華安基金推出的“安鑫未來(養老)”投顧計劃正是一次探索個性化投資服務的有益嘗試,客戶輸入年齡、退休日期、收入水平,選擇風險偏好后,即可得到一個專屬的養老投資曲線,分別對應合適的組合策略,并隨客戶每個人生階段的變化而自動有序調整匹配的組合策略。 目前定制化服務已在華安基金電子直銷平臺上線。華安基金自主研發的投顧賬戶系統可獨立清晰的管理到每個客戶的授權賬戶,這一系統架構是支撐開展定制化服務的基礎,后續華安基金還將與更多銷售機構合作,為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供低門檻的定制化服務。 提供更具同理心的賬戶管理方案 與行業很多機構一樣,華安基金也創設了滿足“活錢” “穩錢”和 “長錢”三筆錢服務場景,幫助客戶建立每個服務場景對應解決其不同投資需求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華安基金從客戶同理心角度,進一步思考客戶在每個服務場景下的實際需求,力爭實現“活錢”到賬更快、“穩錢”收益進階、“長錢”聰明配置,提供對客戶更有價值的賬戶管理方案。 考慮到客戶對“活錢”有靈活取用的需求,華安基金推出了“貨幣PLUS”投顧計劃,與基金銷售機構通力合作,依托系統優勢,打造了行業內率先支持T0快取的服務案例。 陪伴式服務幫助優化客戶投資行為 華安基金致力于構建投顧投教一體化的陪伴式服務體系,并通過多個服務終端觸達每個客戶,幫助優化客戶投資行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華安基金投放了陪伴內容超過百次,涵蓋了投資觀教育、市場趨勢解讀、組合策略主理人觀點以及投顧策略解讀等各方面內容,并創設“投資智囊團”投教IP,通過解憂喵來信、風向喵來信、主理人來信等生動有趣的形式向客戶發布;此外還利用企業微信等服務陣地,搭建與客戶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傾聽客戶聲音、及時解答客戶投資疑問;跟蹤客戶賬戶的實際盈虧情況,分類開展正確的投資觀教育和心理安撫,陪伴客戶堅持長期投資,靜待更好的投資結果。2022年在市場的持續波動中,華安基金部分高權益組合的客戶復購率超過80%。 專業化的“投”,護航賬戶收益 成熟的投資體系、高效協同的投研團隊、不斷精進的基金投資方法論是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基礎。華安基金從底層夯實了投顧業務人才儲備,組建了投顧投資團隊,團隊成員均具備豐富的證券從業經驗和FOF實戰經驗,擅長大類資產配置,同時具備優秀的對客服務溝通能力,是兼顧“投”與“顧”的復合型人才。華安基金表示,投資團隊建立了完備的基金評價與研究框架,挖掘全市場優秀的基金經理,并通過資產配置、行業輪動與基金優選策略的疊加,追求多重超額收益,力爭用專業投資能力守護好客戶賬戶的每一筆資金。 基金投顧試點業務推出已超三年,各家基金投顧機構都在以蓬勃的力量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基金投顧在財富管理凈值化時代勢必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一周年對華安基金投顧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個新的起點。華安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華安基金是一家有創新基因的公司。因此,我們在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過程中也會格外注意自身創新優勢的發揮。我們相信,在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驅動之下,通過更深入地了解客戶,提供更個性化的投資方案,更合理的交易安排,更全面的賬戶管理,再加上貼心的服務陪伴,一定能為客戶帶來更優的投資體驗。”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