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從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對外開放,深化改革,生態建設,城市治理,民生發展七個方面推出52項創新舉措,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經濟強,改革開放好,生活更好,城市治理好。
據介紹,《行動計劃》是繼山東省出臺《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創新政策,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示范引領區。
驅動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到2024年,青島西海岸新區GDP年均增長8%以上,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0%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以上,制造業和海洋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和4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率先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動力實現經濟增長,應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和內需驅動,催生新動能,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打造一流產業集群
創新的動力從哪里來《行動計劃》提出,建設古詹口海洋科學城,加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不斷集聚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研究機構,深化科教產城融合發展,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行動,圍繞海洋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行業領先技術同時,擴大多元化創新主體,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引進培養創新人才,完善創新生態體系到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將超過1400家,人才總量達到90萬人
實體經濟是強國富民的基礎,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點《行動計劃》提出,青島西海岸新區要培育集成電路及新型顯示,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三大新興產業,打造海洋裝備,智能家電,高端化工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四大產業集群,提升航運物流,商品交易,專業服務,影視文化,會展,醫療保健等六大服務業,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引領區到2024年,三大新興產業規模超過900億元,四大產業集群規模超過3250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60%
系統集成搶占改革開放新高地
到2024年,青島西海岸新區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200億元左右,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7億美元左右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設立了380家企業
《行動計劃》提出,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探索,在解決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創新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在國家級新區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
在52項核心舉措中,有11項涉及改革其中,在深化用地用海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提出采取靈活出讓,先租后讓方式供應工業用地,適度增加混合用地供應,審慎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支持新區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在本市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中,對新區建設用地規模予以傾斜,利用國家計劃支持列入國家和省重大項目清單的新區單獨選址項目
放眼世界,青島西海岸新區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出海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放眼全國,青島西海岸新區是連接南北,鏈接東西的雙節點,是內外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放眼區域,西海岸新區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入海口。
《行動計劃》提出,做大國際海港樞紐功能,從要素開放向體系開放全面拓展,打造面向日韓,聯動一帶一路,服務引領,融入發展新格局的開放門戶。
《行動計劃》提出,深化國際物流通道,投資貿易便利化,海關監管模式等領域的開拓性,差異化和集成創新支持新區承接發展所需的省市兩級行政權力事項,推進政府服務規范化和便利化
提升數字化現代城市治理水平。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4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數字化轉型更加有效,基本形成開放透明,公平規范,充滿活力的現代經濟治理體系加快構建共建共享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加快構建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不斷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
《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城市風貌,加強對建筑造型,色彩,體量,高度,空間環境的引導和約束,注重人性化,藝術化設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綜合體,統籌城市有機更新,加快舊居住區改造,推進老工業園區改造到2024年,完成改造項目115個,總面積240萬平方米
加強數字賦能是新時期提升城市治理效率的有效手段根據行動計劃,青島西海岸新區推進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布局,推進中國電信青島云基地,AI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建設城市云大腦,加強城市數據響應,采集和實時分析能力,聚焦社會民生領域智慧平臺建設,建設云上城市,推進城市運行數字化,智能化到2024年,每萬人擁有19.4個5G基站,城市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100%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