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東的夏天,植被旺盛,生機勃勃,工地上,到處都是塔吊,機器轟鳴,到處都是熱火朝天。
2021年初,渭南全面拉開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序幕,吹響了五年建設西部現代工業城市的號角。
最近幾天,渭南召開2022年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總結2021年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工作,表彰工業發展先進縣區,園區,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現場簽約總投資267.19億元的重大工業項目,部署2022年工業倍增重點任務。
制定了一系列頂層設計,一批重大項目全面推進,標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現代化城市正在成長。
突出新起點和高質量主題
工業倍增計劃是渭南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更大步伐的關鍵。
渭南要真正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需要一個長期的,系統的,深刻的變革。
在充分研究全市產業基礎,優勢劣勢,機遇挑戰等因素的基礎上,我們提出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把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作為主攻方向五年時間,力爭渭南工業總量翻一番,產業結構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產業融合不斷深化,打造陜西現代產業集群,建設西部現代工業強市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李介紹
未雨綢繆,未雨綢繆。
在產業布局上—
去年以來,渭南圍繞特色產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大領域,構建353產業發展新格局,建成鋼鐵金屬制品,食品工業,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能源工業,精細化工,裝備制造,新能源,工業資源綜合利用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五大產業,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電子信息三大超百億元產業集群。
是渭南鋼鐵傳統優勢產業,起步早,基礎好在此基礎上,渭南著力推進鋼鐵產業綠色發展去年,陜西龍門鋼鐵有限公司進行清潔交通改造,建設換電站,實現新能源汽車換電示范運營
在空間布局上—
渭南將構建以渭北工業集中區為核心,韓城,蒲城,富平,大理為重點發展極,其他縣域工業園區協調發展,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一核四極產業空間布局。
一年來,渭南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工業倍增計劃順利推進: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土地保障等十項政策,確保工業倍增計劃順利實施,掀起了全市重視工業,發展工業,振興工業的新高潮。
作為新的GDP增速,躍居全省第一方陣。
2021年,渭南工業發展捷報頻傳——
論調控,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連續10個月月度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推動全市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增速躍居全省第一方陣。
輝煌成就的背后,是渭南工業倍增計劃打造的西部現代工業強市愿景,是科技引領,項目支撐,創新驅動的強大動力。
全年重點項目有序落地—
全市165個重點工業倍增項目,36個技術改造項目全面開工,中國長城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等60個項目建成投產國家級光伏龍頭基地落地渭南,渭南太陽能,風能裝機規模居關中第一
渭南市委市政府總攬全局,在工作機制上成立雙組長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一個實施意見,一個行動方案,多項配套政策的1+1+N制度體系同時出臺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圍繞行動計劃10大課題28項任務,細化目標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實行周總結,月調度,季考核
在產業發展方面,渭南著力鞏固存量,擴大增量,做優特色產業,做強先進制造業,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重點任務上,重點實施推進Xi安渭南產業聯動,優化產業布局,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進集約高效園區等十項任務,在環境優化方面,要培育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發展環境,推進低碳轉型,優化綠色發展環境,構建服務體系,優化企業服務環境,守住安全底線,優化安全生產環境。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深化鏈長制—
圍繞‘353’產業體系,以‘延鏈,補鏈,強鏈’為主線,依托15條重點產業鏈建立鏈長體系,制定產業鏈發展路線,精準助力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渭南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磊介紹
韓城是傳統的工業中心去年6月,中國長城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正式投產同時,韓城加緊智能制造全產業鏈布局"只有將供應鏈企業集中起來,才能形成集群效應,做大做強."陜西長城信息終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志輝說
渭南依托鏈長制,以優勢產業和核心技術為基礎,以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為支撐,根據產業鏈的缺失環節和延伸方向,關注新領域,開發新產品,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新的發展和創新導致產業升級和擴張。
Xi安小藍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生產R&D和吸附分離材料的龍頭企業,總部設在Xi安2018年,小藍科技將部分生產基地落地浦城渭北煤化工園區今年4月,小藍科技新材料產業基地二期工程開工
項目落地渭南,主要看中了渭南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司總經理冉曉紅介紹
最近幾年來,像小藍科技一樣,總部在Xi安,生產在渭南的企業越來越多。
我們公司把深圳作為第一個R&D基地和營銷窗口,把Xi安作為第二個R&D基地,把渭南作為生產加工出口基地目前,企業物聯網項目已經在歐美多個國家鋪設了配套的系統設備渭南高新區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說:渭南有良好的基礎和優質的服務,可以很好地承接我們的項目
主動融入安都市圈,連接渭北萬億產業走廊,推進西渭產業聯動,是渭南推進產業倍增的實施路徑之一,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渭南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合創新,在改革創新中受益。
在良好的體制機制下,創新要素的資源在不斷聚集目前,全市有國家級專特新型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特新型中小企業42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4家,居全省首位
此外,產業倍增計劃將人才作為重要的要素保障,在十項任務中包括高水平招才引智,明確提出建立渭南企業家人才庫,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等配套政策,讓人才成為創新的重要生產力。
產業是實體經濟的支柱,強實力一定是強產業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產業升級和數量擴張工程,做大做強工業我們將突出工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發展新格局,堅定不移走工業強市之路,為全面建設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提供有力支撐渭南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曉勇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