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了2022(第二屆)“金信通”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案例征集活動的評選結果。微眾銀行“基于區塊鏈及分布式數據傳輸協議實現數據要素跨境使用”案例,從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行業共430個參選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優秀案例。  本次案例征集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健全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匯集行業內典型的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案例,為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提供重要參考素材,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生態健康發展。 微眾銀行獲評的案例“基于區塊鏈及分布式數據傳輸協議實現數據要素跨境使用”,是微眾銀行促進數據要素跨境互聯互通,助力大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及支持跨境服務創新的典型實踐。目前,微眾銀行已協同相關機構實現該技術方案的驗證,助力粵澳兩地政府落地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系統、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臺等創新應用項目。 分布式數據傳輸協議(Distribut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簡稱DDTP)旨在建立用戶主動行使個人信息可攜帶權的模式,為實踐個人信息可攜帶權、釋放數據生產力提供中國可行落地路徑建議。其原理是用戶主動發起個人信息數據傳輸并自行上傳,同時借助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實現數據驗證、及用戶授權記錄上鏈,全流程可溯源、可審計,最終實現跨機構、跨行業、跨場景、乃至跨境的可信數據傳輸及協作。 在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系統中,區塊鏈與DDTP的結合應用搭建了跨地區的數據真實性核驗通道,用戶自主攜帶申報個人健康信息,并通過可驗證數字憑證上鏈,兩地機構在不直接傳輸和交換用戶數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分秒間驗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當用戶需要跨境驗證健康碼時,無需在多個平臺重復填寫信息,系統在獲得授權后將自動為用戶轉碼,滿足了各地不同的隱私保護條例。目前,系統已服務超2億人次在粵澳兩地跨境通行。 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臺的技術方案與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系統一脈相承,支持由個人自主攜帶數據跨境,兩地運營機構部署區塊鏈節點并搭建驗證平臺,機構端可“一點接入”平臺,基于可驗證的數據獲取跨境數據驗證服務,在保護隱私的基礎上實現數據要素的跨境核驗。平臺已在“個人資產證明跨境驗證”場景中成功落地,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資信信息跨境驗證的相關業務時,使用手機銀行自主向橫琴機構提交個人在澳門側的資產信息,橫琴側機構對用戶上傳的資信信息進行鏈上可信驗證,全程5分鐘可以完成,大幅提升了客戶體驗及銀行運營效率。 作為以科技為核心發展引擎的數字銀行,微眾銀行于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牽頭研發國產安全可控、金融級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2017年起,微眾區塊鏈陸續將核心研發成果面向全球開源,迄今已發布區塊鏈開源項目10余個,構建起一整套覆蓋底層、中間件、應用組件的聯盟鏈核心技術體系,實現完整國產化支持。今年4月,微眾銀行正式宣布推出“微眾區塊鏈”全新品牌,并提出“構筑ESG可信基礎設施,促進公平與可持續”的全新使命,致力于為ESG戰略中的政府、公眾、企業等多方參與構筑信任底座。 作為ESG可信基礎設施,微眾區塊鏈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產業數字化,已支撐各行業落地標桿應用超200個,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公平與可持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貢獻力量。至今,微眾區塊鏈與多方共建的開源聯盟鏈生態圈已匯聚超過3000家機構與企業、7萬多名個人成員共建共治共享,推動了最大最活躍國產開源聯盟鏈生態圈的形成。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