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導致的供應鏈安全問題,正在把芯片底層工具EDA推向C位美國商務部最近幾天發布新禁令,宣布自8月15日起,將四項新技術納入中國出口管制清單,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與GAA FET相關的ed a工具停產
多位業內人士和分析人士告訴記者,GAA FET是一種晶體管制造技術,主要應用于3nm及以下的最新工藝這項技術的截止將直接影響到AI芯片等大計算能力芯片的設計和制造,需要先進的工藝支持雖然對當前行業影響有限,但會嚴重阻礙未來中國先進技術的進步加上美國最近的芯片與科學法案,頻繁阻撓先進芯片設備對華出口,使得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獨立性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
芯片投資分化:行業趨冷,EDA趨熱。
資本市場已經聽到了EDA被砍掉的消息本月初,外媒爆出相關消息后,華大九天,全倫電子連續多日錄得大漲,廣利微電子上市首日漲幅也超過155%
在一級市場,國產EDA正獲得前所未有的普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眾多EDA公司,包括新華章,小九智能,興芯,河間軟件,立信軟件等,都獲得了新一輪融資
最近幾天,財聯社記者走訪了張新華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科研創新園的總部這家國內EDA新貴成立僅兩年就拿到了7輪融資,發布了5款自主研發的數字驗證EDA產品,獲得了包括CDB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紅杉,高淳,云匯等國家團隊和頂級資本的青睞
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行業的冷風并沒有吹到EDA相反,市場對EDA價值的認識持續提高,目前的融資進度可以很好地支持公司繼續加大對R&D和人才的投入
無獨有偶,就在與張新華同一棟寫字樓的三樓下,一家名為諾靈科技的物聯網芯片設計公司不久前剛剛B輪倒下,多月未發工資,大樓空無一人。
華章和諾凌的對比故事,多少反映了芯片投資回歸理性的現狀——泡沫被擠壓,消費級芯片設計公司走下神壇,而技術上更為稀缺的車規芯片,設備材料,EDA公司依然搶手。
不過,與目前EDA的火爆不同,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曾對記者表示,在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產EDA其實并不被資本看好甚至一些具有配套屬性的產業基金,在調研EDA項目時,在了解到公司的具體收益后,也會皺眉頭走人
當時除了自身實力相對較弱,國內長期淡漠的版權意識也是EDA公司的痛點——小型芯片設計公司大多直接使用免費盜版工具,足以滿足自身需求,而愿意為正品買單的大公司,自然會涌向更好的國外產品因此,許多本土EDA廠商,最初的主要客戶都來自美國
轉折點是美國政府的最后一次斷交2019年5月,華為被列入實體名單,遭到美國打壓Synopsys,Cadence,Mentor都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
接下來的一年,華為的哈勃投資四次出手,接連入股國內EDA公司,其他產業基金和投資人也蜂擁而至就連號稱每個細分領域只投一家龍頭的國民大基金,在華大九天之后,也頻頻出現在廣利威,國威思芯等國內EDA公司背后的股東中
堵塞的芯片喉
雖然EDA只有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撬動的是價值上萬億美元的電子信息產業業界經常用這句話來概括EDA的重要性常年被海外巨頭壟斷,又受到頻繁斷供的威脅,更加凸顯了支持其發展的緊迫性
關于EDA禁令,智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安昌光認為,GAA FET相關的EDA工具停產對前端設計和驗證影響不大,但后端設計由于與工藝相關性強,會受到嚴重影響考慮到國內3nm及以下的公司幾乎為零,雖然對當前行業的影響有限,但會嚴重阻礙未來國內先進節點的設計和制造
可是,業內一些聲音認為,禁令的范圍可能比看起來更廣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EDA工具貫穿了集成電路設計的全過程,從仿真,綜合到版圖,以及后面的工藝制造,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所有使GAA得以實施的IC設計工具都可能被涉及,因此前端和后端的所有工具都將受到影響,它說美國通過頒布這樣的條款,將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極有可能根據后續需要任意解讀和擴大遏制限制的范圍
CinResearch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Elvis Hsu告訴記者,EDA的細分領域包括模擬,數字前端,數字后端,封裝,FPGA等項目全球能提供全套布局能力的公司只有三家,分別是德國的Synopsys,Cadence和西門子Mentor,全球市場份額超過80%,中國超過90%同時,根據CINNO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中國的IC設計市場將增長到887億美元,對上游EDA工具的需求非常迫切
看國內EDA的實力和位置。
總的來說,國內的EDA產品并不齊全目前國內沒有一家EDA企業能夠提供全方位的EDA產品,數字電路設計的EDA工具是短板國內玩家中,華大九天規模最大,流程最全,全倫電子部分產品技術和市場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地位,廣利威專注于芯片良率提升和晶圓級測試安長光告訴記者
在EDA的全球競爭格局中,目前國內只有華大九天進入第二梯隊安長光認為,伴隨著美國新芯片法案的實施,EDA這個咽喉將加大力度鎖喉國產半導體的發展,EDA的國產化已成為當務之急
 這種長期穩定的增長屬性,對于經常出現劇烈周期性波動的芯片行業來說,顯得尤為可貴。
國產EDA從哪里突破。
如前所述,在EDA領域,海外三大巨頭已經占據了壟斷地位,在規模,技術,人才,客戶等方面都積累了很深的護城河。
即便如此,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國內EDA作為后來者,仍然有很大的突破空間和機會。
目前海外巨頭的產品其實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工具相對碎片化巨頭的很多工具都是通過收購獲得的,所以在整合程度上還是有局限的張馨首席戰略官謝中會告訴記者,盡管不久前在三藩市舉行的DAC上,張馨與巨頭相比只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但仍獲得了蘋果,微軟,亞馬遜等頭部客戶的合作興趣這說明現有的海外EDA工具并不能滿足他們的全部需求
此外,大象龐大的體型在它轉向尋求創新時也會是個累贅一位供職于EDA巨頭的前同事告訴謝中會,他們有一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敢碰的代碼庫,因為積累越多,負擔越大,哪怕一個小小的變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相應的,謝中會認為,目前EDA乃至整個芯片領域有三大趨勢需要關注,這也是國內EDA可以重點關注的方向。
一是伴隨著新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下游需求分化劇烈從PC,手機,數據中心到智能汽車,系統應用驅動的需求都在爆發,就在汽車領域預計到2025年,軟件和集成方面的投資將達到620億美元
二是從更多維度構建獨立芯片,滿足應用領域需求比如軟件,從代碼驅動的軟件1.0到數據驅動的軟件2.0,在架構上,通過異構計算提高封裝的應用效率
由于中國一些眾所周知的限制,我們無法用最先進的技術來支持它打個比喻,如果先天條件用手藝來代表,某人高大強壯,后天的努力是架構創新和算法創新就像在田徑賽場上,先天條件的差異并不能完全決定比賽的結果像劉翔和蘇這樣的中國運動員仍然可以通過科學訓練取得優異成績同樣,也許你可以用7nm,但我只能用12nm,但我可以用架構創新和軟件創新來實現更好的軟硬件協同最后,整個手機或者智能駕駛的體驗和你7nm的一樣好甚至更好
三是壓力很大的應用創新周期。
雖然我們的從業者正在努力用不同的新流程架構和算法來滿足一些爆發性的需求,但是面對整個創新周期的不斷縮短,他們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首先,核查的環節和工作量非常復雜龐大,很難做到100%覆蓋但在最終的系統層面,面對復雜的應用場景,可能還是會有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EDA不足以簡單支撐芯片,而是要面向整個系統,找到解決電子系統終極測試的方法謝中會總結道
安昌光也把市場和應用的需求作為國內EDA的突破口EDA行業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經過巨額R&D資金和數十年的持續投入,國際EDA巨頭在眾多關鍵技術間構筑了極高的技術和生態壁壘國內EDA產業的突破不是簡單的被替代,而是要以市場和應用需求為導向,創新技術流程和商業模式,整合建立國內EDA產業鏈,以產業鏈推動生態建設
同時,他認為人才匱乏也是國內EDA行業急需關注的痛點。
相比海外國家,國內EDA人才非常匱乏據統計,國內員工不足3000人,而僅新思科技在海外的R&D人才就有1.3萬人左右因此,加大人才培養是EDA脫穎而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這需要高校,企業和國家的共同努力安長光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