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剛剛勝利畢幕之際,10月28日,為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鞏固全面小康社會成果,開啟共同富裕新征程,進一步發揮文化產業多重功能價值和綜合帶動作用,充分利用鄉村資源,推廣江蘇特色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奔富?興農有我——“紫金杯”鄉村振興志愿直播季(第一季)啟動儀式在南京浦口舉行。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廣播電視局、江蘇省鄉村振興局、共青團江蘇省委以及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共同主辦、由肯迪控股(江蘇)有限公司、中聚直播傳媒(廣東)集團有限公司全程參與協辦,旨在進一步發揮文化產業多重功能價值和綜合帶動作用,充分利用鄉村資源,推廣江蘇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資源。 肯迪控股(江蘇)有限公司運營總裁王曉銘表示,本次直播季為了發動更多從事網絡直播的青年人才投入鄉村振興建設,倡導志愿服務精神,積極探索“短視頻+直播+電商+志愿+推動消費”特色農產品+鄉村旅游資源營銷模式,形成電商助農的規模效應,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在志愿直播季活動期間,主辦方還將組織省內萬名大學生以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展直播競賽,并為參加學生提供免費培訓等服務。除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外,很多社會性平臺機構和企業商家,也志愿參與本次活動聯盟。通過費用減免、優惠支持、質量把關,有效降低農產品商家的經營成本,讓來自江蘇大地的優質農產品和文旅資源,經由主播們的志愿直播推廣,走向廣大消費者的視野。 啟動儀式上,紫金優選直播間的志愿主播代表章解放在現場倡議,把直播間搬到田間地頭,要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同時在直播中積極挖掘區域特色文化,展現當地風土人情,講好當代鄉村故事。大學生代表、南京傳媒學院的雷健同學則希望大學生們用青年的視角、青春的方式、潮流的話術打造出獨特而全新的帶貨模式。來自洪澤縣白馬湖的蟹農徐開軍,帶來了自己親手養殖的大螃蟹,足有一斤重。他介紹,這么好的農產品,過去卻因為不懂營銷,常常爛在湖里,非常心痛,“最近幾年直播帶貨雖然很火,但五花八門的套路我們看不懂、也請不起。如今有了主辦單位搭建這樣志愿帶貨的平臺,我們是非常感謝的。” 家住浦口響堂的孫娟,是響堂村70多戶世代祖居于此的原住村民之一,在當地鄉村文旅資源有效開發后,她成了一名響堂景區的講解員,還多了一個浪漫的綽號,叫“梔子花姑娘”。她告訴記者,“現在我有了另外一個新身份,那就是響堂文創商品的直播帶貨員,希望可以在直播間把家鄉的好山好水好物推薦給大家。” 
活動現場,江蘇文投集團董事長徐寧呼吁大家積極參與直播季活動,他表示,“共同奔富,興農有我”,是鄉村振興志愿直播季(第一季)活動的主題。“我們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政府搭臺、平臺扶持、農戶唱戲,最大限度降低直播成本,最大力度提升優質農產品和鄉村旅游資源的市場競爭力;用文化賦能、金融助力,深入挖掘在地農產品和文旅資源,流量級輸出江蘇的好山好水好物,為農產品銷售和鄉村旅游鏈接更廣闊市場;以興農直播協作聯盟為載體,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更高質量推動我省鄉村振興直播大平臺建設”。他表示,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真誠邀請所有朋友一起共同努力辦好“紫金杯”鄉村振興志愿直播季活動,講好“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鄉村故事。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