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10月21日 政策、事件、基本面 -國際 美國9月的通脹數據超出預期,核心CPI同比6.6%,為這一輪通脹以來的新高。以能源和食品為代表的波動項如果受地緣政治擾動繼續大幅上揚,將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9月通脹數據發布后,市場預期年內加息至475bp(及以上)的概率上升,同時預期美聯儲2023年加息高點在5%。 消費數據方面,10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實現連續4個月上行,達到59.8,顯示經濟悲觀預期持續修復。 -國內 央行公布的9月社融數據遠超預期,信貸需求有所恢復,主要為企業中長期貸款帶動。9月CPI同比從8月的2.5%上升至2.8%,低于市場平均預期。食品價格上漲對通脹有所推升,但服務價格下行,導致核心通脹維持低位,核心CPI同比降至0.6%。 機構洞察 招明理財報告指數顯示,10月上半月定開純固收及固收+理財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小幅回升,分別為2.39%和2.15%,相比9月下半月分別回升1.81、2.02個百分點。同期的定開債基半月年化收益率為5.7%。截至10月15日,定開純固收與定開固收+理財平均近三個月年化收益率為3.34%、3.14%;年初至今年化 收益率分別為3.77%和3.57%。 債市動態 -海外債券市場 10月19日,隨著經濟衰退的擔憂彌漫,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上揚。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136%,創下自2008年7月23日以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對高通脹可能會變得根深蒂固的表態后,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7月以來持續倒掛,本周在負45個基點左右波動。 -國內債券市場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表現有所分化,長端現券持穩、中短券收益率下行明顯。10年期國債出現連續兩天收盤持平的情況,顯示在近期數據和政策等方面均真空的背景下,債市觀望情緒主導。 信用債利差處于歷史極低區間。整體看來,各等級不同期限信用債利差相比二季度末均有下降,其中1年期和5年期信用債利差下行明顯。城投債方面,期限利差進入三季度以來震蕩盤整,存在較大的利差下行空間。 受權益市場影響,投資者對債券市場流動性壓力的關注加大。在穩增長背景下,市場預計本月債券市場流動性維持適度穩定狀態。 -國內貨幣市場 節后,央行流動性投放結構回歸“7天逆回購+1年期MLF”組合,貨幣市場利率經歷上月末的快速上升后再度回落。央行10月19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0%。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依然平穩,隔夜等主要回購加權利率波動不大。 【關于宜信】 宜信2006年成立于北京,一直以來堅持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服務了中國數百萬個人消費者、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農戶,以及100多萬大眾富裕人群和高凈值、超高凈值人群。秉承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宜信用實際行動踐行“科技讓金融更美好”。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性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成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依據本文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信息發布方不承擔任何法律、法規及相關責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