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鋰的江西宜春,是亞洲最大鋰云母礦的所在地背靠豐富的鋰云母資源,早在2008年,宜春就提出了發展鋰電池新能源產業,建設亞洲鋰都的目標
為了這個鋰的想法,伊春已經奮斗了十幾年,但一直不溫不火,小步前進。
到2020年,全市鋰電池新能源收入不到200億元可是,2021年,宜春的策略發生了變化這一年,宜春積極融入國家雙碳戰略,充分立足資源儲備和營商環境優勢,搶抓機遇,吸引郭萱高科,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等行業巨頭紛紛落戶宜春
如今的伊春,已經成為產業資本追逐鋰的必爭之地預計2025年全市鋰電池產業收入將超過8000億元,這是伊春最新的鋰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目標
8000億對伊春意味著什么。
2021年,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收入312億元也就是說,未來四年,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20%
宜春喊出8000億首年收入的信心如何亞洲鋰都進展如何鋰離子電池公司正在發生什么變化帶著一系列問題,最近幾天,證券時報記者走進宜春,對產業鏈進行了深入采訪
在建項目超過100個,規模超過千億。
在宜春市,寬敞的經發大道一端與G220國道相連,另一端與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連。
車到伊春經濟技術開發區門口,園區內兩塊金字招牌格外醒目,矗立在經開大道兩側的水泥立柱兩側,分別掛著國家級伊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宜春經開區對火熱的鋰電產業有著非常直觀的感受去年以來,伴隨著鋰電池行業在中國的興起,該地區吸引了大量政府機構,企業,專家學者前來參觀和考察
據介紹,伊春經濟開發區于2003年9月規劃建設,2013年1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多年發展,宜春經開區逐步形成了以鋰電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現在的宜春經開區就像一個大工地在園區內開車,不時會看到迎面而來的工程車和正在施工的工廠
在宜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涉及宜春經濟開發區,奉新,宜豐等地2021年9月,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投資135億元,在新型鋰電池——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制造基地項目,2022年1月,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與天華超晶設立合資公司,投資10萬噸碳酸鋰冶煉產能項目,2022年4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宜春陶瓷粘土礦普查探礦權
位于伊春經濟開發區的伊春時代項目,正在建設世界上第一座電池行業的燈塔工廠工程于2021年10月28日正式奠基,12月24日開工預計2023年3月完成試產,6月完成生產項目投產后,年營業收入可達500億元
烈日下的工程現場地表溫度不低于40度推開車門,熱浪滾滾可是,伊春時代的項目現場建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一期工程在今年12月完工,明年上半年投產
離宜春時代項目不遠處,是宜春郭萱電池有限公司..2021年3月,郭萱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合同,擬在宜春建設郭萱高科鋰電池產業園,并擬在宜春設立公司供應鏈區域總部,設立研究所,驗證所,檢測所等研究機構。
經過一年的緊張建設,郭萱伊春項目一期15GWh動力電池項目于今年5月正式投產這樣的速度也讓企業堅定了上馬二期工程的信心中鐵十五局集團伊春郭萱電池項目總承包商已啟動二期工程
此外,今年8月,比亞迪宜春項目在南昌正式簽約,擬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礦石開采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這是繼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之后,又一家落戶宜春的全球新能源龍頭企業根據消息顯示,早在10年前,宜春就與比亞迪有過接觸和洽談,從而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次合作,雙方從6月12日開始談判,簽約只用了64天
伊春市相關部門向證券時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伊春市共有鋰離子新能源企業146家,在建鋰離子項目100多個,總投資1215億元。
上市公司多路徑掘金
從默默無聞到異軍突起,上市公司在宜春鋰電行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宜春經開區,記者驅車沿著春宜路,先后看到了江西遠東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拓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宜春贛鋒鋰業有限公司,宜春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宜春科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鋰離子新能源企業,這些企業背后的上市公司分別是遠東股份,國泰股份,贛鋒鋰業,天賜材料,郭萱高科。
宜春鋰電行業有多少上市公司在淘金伊春相關部門給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伊春146家鋰電新能源企業中,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有19家不過,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最近幾天,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宣布在宜春布局鋰電池產業截至記者發稿時,宜春涉及鋰電池新能源產業的上市公司已增至至少21家
淘金隊伍中新上市的公司有金石資源和比亞迪日前,金石資源冠軒公司與江西九菱鋰業有限公司達成瓷土鋰云母選礦回收合作協議,擬在江西宜春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日前,比亞迪與宜春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宜春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礦開采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
一些上市公司除了投資工廠和子公司,還通過資本化運作,快速切入宜春鋰電行業。
例如,袁可立通過增資獲得江西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0%的股權,馬鞍股份收購主營業務為鋰云母選礦的江西惠今再生資源有限公司70%股權,康達收購其持有的江西天成鋰業有限公司17.67%的股權。
此外,產業鏈的聚集效應正在宜春的鋰電池產業鏈中顯現比如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富臨精工,林精工+江特電氣,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永興材料,永興材料+郭萱高科,江特電氣+郭萱高科,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天華超凈伴隨著眾多知名企業的入駐,宜春正成為鋰電池行業的投資熱土
以江西鎢業+永興材料+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為例今年2月,永興材料全資子公司永興新能源與江西鎢業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建設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同時,合作協議約定江西鎢業下屬宜春鉭鈮礦有限公司負責鋰云母原料的供應保障,永興新能源負責鋰云母制備電池級碳酸鋰的技術保障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和銷售,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供應給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從江西鎢業+永興材料+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不難看出,這是一次典型的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合作在很多宜春人看來,這種產業鏈的聚集效應在未來會越來越明顯
下一步,宜春將加快構建全鏈條,全綠色,全球模式的發展新格局,從國家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鋰電產業示范基地向世界級產業集群邁進。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