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正式闡述了公司的核心技術,供應鏈體系和智能能力據介紹,李1至10的戰略儲備包括核心技術自研,自建供應鏈體系,自建智能制造基地等
與此同時,李CEO李想表示,1到10的開始也標志著李100億營收規模的開始我們花了三年時間,幾百億的技術研發投入,實現了核心技術的全棧自研
本站了解到,李想表示,李通過自建工廠,控股合資公司等方式構建自己的供應鏈體系,保證核心技術的落地和質量,貨源的穩定,堅持以自建智能制造基地為唯一生產模式,對生產線本身進行大量R&D投資,使生產機器的機器更加智能化,實現生產規模的穩步擴大。
核心技術的全棧自研包括增程式電動2.0系統,800V高壓平臺整體布局,理想魔毯空氣懸架等。
自建供應鏈體系方面,綿陽理想陳欣增程器制造基地年產50萬臺,常州向輝五位一體電驅動制造基地年產60萬臺,蘇州思科碳化硅功率模塊生產基地將于2024年投產,年產240萬個半橋模塊。
關于自建智能制造基地,李表示,自建工廠和投資生產線,會讓制造機器的機器更智能,包括常州智能制造基地和北京智能制造基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