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香”品類正在迎來第二次全國化擴容。 當前,醬酒已過了“遍地是黃金”的第一階段,進入“大浪淘沙”的下半場,這也意味著,醬酒熱逐漸回歸理性。注重高品質、好口感的白酒時代正在到來。 作為白酒四大基礎香型之一,清香型白酒經歷了漫長的產業積累,目前清香型白酒市場規模在750億元左右,憑借其“純凈”特質,消費氛圍愈發濃厚。無論是從市場、資本,還是政策條件來看,清香型白酒的梯隊都在加速擴容。 醬香酒降溫趨勢明顯,“復興”成為清香酒主旋律 事實上,白酒行業內,由茅臺熱帶動的醬香酒熱已經持續了5年,自去年下半年至今,醬香酒品類中除了茅臺、習酒和珍酒表現較好外,其他品牌的醬酒今年已轉而選擇“練內功”夯實渠道,過去的高速發展已經讓它們庫存高企。 據天貓數據顯示,在醬酒品類,7%的高端用戶貢獻了近四成銷售。在淘系平臺中,醬香型白酒的貨單價高達851元,為白酒所有品類最高。但是,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間,醬酒貨單價下跌15%,是所有白酒中貨單價唯一下跌的品類。 在業界人士看來,此前風頭無兩的醬酒業已經進入到“中場”。這意味著,醬酒投資熱也會相應降溫,其能夠帶給投資者的回報也不如此前。 伴隨著醬酒熱大潮回歸理性,清香型白酒復興的發展趨勢和行業內呼聲日漸高漲。如今,我國進入“十四五”發展的新時期,清香型白酒必將以行業新姿態跨入新階段,引領新消費、迎接更廣泛的消費者,做好準備走上屬于清香品類的發展與復興之路。 盡管清香熱已經有星星之火,但距離濃香和醬香還差一些火候。中國酒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從銷售收入占比來看,2020年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為15%,而濃香和醬香分別占比51%和27%。 事實上,從白酒發展進程看,清香型白酒“復興”的機會很大。歷數中國白酒香型的演變,清香型白酒曾在上世紀70年代占據白酒市場70%以上的份額,之后是濃香型白酒超過清香,再到后來茅臺帶動醬香型白酒快速崛起。從輪回的角度看,清香型白酒再次崛起已經是大勢所趨。 根據行業預測,中國清香白酒市場規模和產業規模未來5年將達到大約1500億,產量提升到200萬千升,在行業占比由15%上升至20%以上。 補齊短板,開拓潛力,西寧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區域清香龍頭天佑德酒借勢突圍 在區域清香酒振興的路上,政府政策精準推進并扎實落地,對產區的規模經營、酒企的開拓創新至關重要。 近年來,通過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勢產業集群建設,重慶、西寧兩個西部城市,立足資源稟賦,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探索轉型,進行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為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2017年1月,西寧被列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以來,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增加碳匯等政策措施,推進各項試點。青海低碳城市發展后勁足,將持續釋放“生態紅利”。 同時,隨著一批提供光伏制造主要原材料和器件的單晶硅、多晶硅項目的相繼落地,也為地區低碳循環發展注入新動能,讓這座高原古城駛入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快車道”。 資源稟賦獨特、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是眾多光伏制造企業選擇西寧的重要原因。去年以來,西寧市將建設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推出“鏈長制”“包保制”等舉措,暢通政府企業溝通渠道,以服務的姿態為企業紓困解難。 值得關注的是,產業集群的建設、市場拓展、酒旅融合、三產聯動,將為消費者營造更多消費場景。在全產業鏈的合作中,也為天佑德酒(屬于清香型青稞白酒)的發展提供新動能。 清香酒振興中面臨的產品優勢、工藝優勢、產區優勢、文化優勢等方面的故事總結與傳播,白酒企業清香型工藝的創新,清香型白酒酒體純凈雅致品質的提升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將以此為契機注入更多發展活力。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區域龍頭酒有基地市場,其核心產品基本處于所在區域白酒消費最主流的價位段,在當地品牌深入人心,對經濟周期的敏感性較弱,且歷史數據驗證了其業績抗風險能力較強。 對于天佑德酒來說,也迎來了跨步發展的重要機遇。次高端需要“品牌+渠道”兩條腿走路,而區域龍頭經過多年深耕培育,渠道基礎較好,品牌有望支撐次高端價位發展,在核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不亞于全國性名酒。產品結構上,仍有提升空間,省內市場有望支撐未來5年以上的快速增長,省外市場運作良好為錦上添花,全國化不是區域龍頭成長的必要條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