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萊茵河水位瀕臨枯竭,航運難度陡增,德國最大的煉油廠不得不削減產量。
對于已經深陷能源危機的歐洲來說,這無疑是更壞的消息。
萊茵河的低水位迫使煉油廠減產。
石油巨頭殼牌周四宣布,不得不削減其位于德國萊茵河的煉油廠的產量,原因是萊茵河水位過低,導致通過萊茵河運輸貨物更加困難。
該公司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由于萊茵河水位較低,我們已經降低了殼牌能源和萊茵河化工園區的產能供應形勢具有挑戰性,但應謹慎管理
該公司沒有透露煉油廠產能削減的具體水平該煉油廠主要生產燃料,熱燃料油和石化產品,每年可加工多達1700萬噸原油,即每天34.5萬桶它是德國最大的石油加工廠
咨詢公司Insights Global的Lars van Wageningen表示,萊茵河持續的低水位推高了運費德國31%的石油和煤炭依賴內河航運,而萊茵河承載了80%的內河航運,其對德國能源產品物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萊茵河的水位將在周末暫時上漲。
由于水位過低,萊茵河的航行困難急劇增加,一些船只即使空載也會接觸到河床周四,德國法蘭克福以西的關鍵航點科布的萊茵河水位為34厘米,仍接近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船只通常需要1.5米左右的水位才能完全航行
不過,萊茵河的水位將在本周末上漲,預計這將改善交通狀況萊茵河航運管理局發表聲明稱,得益于降水補充,未來幾天整個萊茵河流域的水位將再次上漲
德國政府數據顯示,到下周一,萊茵河科布段的水位將升至67厘米到下周末,水位將上升約50厘米,但退潮后會下降
能源咨詢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的歐洲石油行業分析師喬希·福爾德預計,如果萊茵河水運完全中斷,企業將被迫尋找替代的陸路運輸方式,如鐵路和卡車運輸,這將加劇本已失控的運輸成本目前,從德國向瑞士運輸燃料的成本已超過每噸200歐元,為至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而幾個月前僅為25歐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