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1.基于市場擁擠指數和基金持倉比例的觀察,2019年以來a股結構性交易擁擠現象發生了約5次,且多發生在增長,消費和少量周期的行業,分別是2019年第三季度的電子,2020年Q1的TMT和醫藥生物,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Q1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行業,2021年第三季度的周期板塊和新能源及相關上游行業。
2.回顧2019年以來市場交易的五個擁擠期,在市場情緒和資金配置比例都上升到較高水平后,擁擠板塊將大概率出現階段性調整,典型時期為2020年Q1,2020年Q4到2021年Q1,2021年Q3如果短期行業基本定向良好,估值可能會震蕩消化,如果短期行業基本面走弱,大幅回調的可能性較大
3.當市場擁堵偏離機構持倉變化方向時,按照機構方向配置勝率更高典型案例為2019年Q3機構增倉,2021年Q4機構減持食品飲料前者延續了2019年第四季度消費電子景氣度上升背景下電子行業的超額收益,后者削弱了Q1 2022年消費股的整體市場
4.目前大部分行業的交易擁堵處于歷史中值區間,整體沒有過熱跡象結構上,市場交易相對擁擠,基金倉位較高的行業主要是電力設備和汽車,二季度資金配置明顯但市場交易情緒相對較低的行業主要是食品飲料
5.展望后市,在國內房地產形勢依然嚴峻,三四線城市疫情反復,海外經濟逐漸走弱的形勢下,短期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受到抑制,市場擁擠度低,景氣度上升的行業可能更具配置價值,而現階段交易相對擁擠的行業短期可能面臨調整壓力可是,如果行業的基本面繼續改善,他們可能會推出一個波動的市場行業配置方面,在國內消費復蘇趨勢逐步確立,流動性合理充足的環境下,三季度建議在行業景氣度持續改善的基礎上,關注以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為代表的核心消費行業,以及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等成長型行業的配置機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