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不斷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香港作為中國連接世界的窗口,與內地在經濟與金融領域的聯系不斷加深。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我國確立了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功能、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持續深化并擴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互聯互通。 兩地互聯互通不斷加深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居民財富迅猛增長。據有關研報統計,我國當前高凈值人群數量接近300萬人。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高凈值人群在資產配置和投資上更加豐富和成熟。《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我國高凈值人群境外可投資產比例從2019年的15%上升到2021年的30%。隨著境外可投資資產比例的上升,高凈值人群對境外投資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愈發關注資產配置的分散性和安全性。 在此過程中,香港成為了我國高凈值人群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的窗口。我國近年來的政策不斷推進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互聯互通。2021年,中國證監會在系統年中監管工作會議中表示,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深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堅定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今年6月,證監會修訂了《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進一步完善滬深港通機制,在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引入境外長期資金,持續增加內地居民境外投資渠道。今年7月4日,中國和香港兩地的證監會批準兩地交易所正式將符合條件的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 香港成為中國資金安全港 香港回歸25年以來,一直扮演著連接內地與世界的重要窗口。數據顯示,2021年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交易額度高達358萬億元,同比增長26.6%,連續5年保持正增長。除此之外,香港擁有功能豐富的金融生態系統,全球100大銀行中超過70家機構在港運營,海內外規模最大的20家私募基金中有15家落戶香港。高度聚集的金融機構和發達完善的金融體系為香港金融市場增加了發展動能,也為內地金融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當前,中國高凈值人群對財富持有多元化和海外投資需求不斷增長,相應地需要全方位、多層次的跨境金融服務支持。在此過程中,香港以其獨特的經濟地位和金融競爭優勢,成為連接國內和國際資產流動的橋梁。香港作為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第五大股票市場和外匯交易中心、亞洲第三大債券市場以及亞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和私人財富管理中心。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進一步激活了香港的創新活力,促進香港發揮中外資本流通的獨特作用。 根據香港證監會的數據,香港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呈現出較高的增長速度。截至2020年底,香港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管理資產按年上升25%至11.32萬億港元。在和合首創看來,香港金融的亮眼表現不僅來自于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還得益于內地市場的強大支撐。在“雙循環”的戰略下,香港在國家金融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為海外資金提供停泊和管理的服務,扮演著資金安全港的重要角色。 EAM模式打造精準專業金融服務 近年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互聯互通不斷拓展,基金互認、QDII擴容、QFII投資額度限制取消、跨境理財通開通,加上7月剛剛落地的ETF通,眾多渠道進一步賦能香港的金融市場,也為和合香港帶來了新的業務發展機遇。依托我國廣闊的財富管理市場,和合香港成為連接客戶及全球頂級私行的橋梁,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投資需求和財富管理目標,深入比較市面上所有私行及券商,為客戶定制投資策略,提供一站式平臺服務。與此同時,和合香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增加海外投資標的,為高凈值人群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跨境金融服務支持。 和合首創表示,如今全球的政治經濟環境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高凈值客戶需要在資產類別、托管銀行、監管屬地等多方面進行分散配置,來對沖在某一個特定地區潛在的宏觀政治經濟風險。在配置風險分散上,EAM模式具有獨特優勢。EAM平臺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可以將客戶的資產分散配置在全球各地不同監管、不同政策的私行,從而保障其資產安全。依托旗下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富春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合香港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4、9號牌照,可以為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建議,幫助客戶開展資產管理及全權委托賬戶管理服務,打造精準專業的全球化金融服務體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